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2024年4月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会议,对在全国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进行动员部署,如一声春雷巨响,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行动,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狠抓纠风治乱,集中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以一系列具体的惠民利民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唱响了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秋收之歌。
近年来,“任性执法”“粗暴执法”“小过重罚”等执法乱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侵害了公民、企业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延伸,对执法司法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纠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从权力行使看,执法司法活动专业性强、自由裁量权大,执法司法人员容易受到各方面利益和关系的干扰、诱惑。政法队伍一旦出现违法乱纪问题,势必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损害党和政府的权威。围绕集中整治执法司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机关全面发力、多措并举,推动整治成效让群众可知可感。
加强思想教育,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和廉洁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典型案例剖析等,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增强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强化监督机制,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发现的乱执法、滥执法问题及时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加大惩处力度,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一步严厉惩处。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对相关领导进行问责。通过严厉的惩处,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心存侥幸的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有效回应。设立举报电话、邮箱、网站等,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对群众的举报及时受理、认真调查、妥善处理,并及时反馈结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决心和力度。
要推动执法司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取得更大成效,在实际工作中需多管齐下。要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同步加强内部制约监督和社会监督,防止执法司法权滥用。在未来的工作中,应不断完善政法系统内部制约和流程控制机制,定期开展内部案件管理、质量评查、行为督导等方式,不断筑牢防范执法司法腐败的“防火墙”。同时,要以社会监督为重要补充。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主动把执法司法活动依法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才能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司法腐败无处藏身。要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批评监督和建言献策的渠道,建立健全执法司法案件舆情监测与管理监督联动机制,完善政法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唯有让执法司法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运行,才能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个事件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单位:武侯区司法局 陈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