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条”举措再发力  我省全力推进根治欠薪工作

  
2024-09-24 18:47:01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慧

9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获悉,为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常态长效,该领导小组于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十一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推出3个方面11条过硬举措,破解共性、深层次问题,全力推动我省根治欠薪工作高质量发展。

出台《措施》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我省始终把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与时俱进,用心谋划新思路新举措,深化治理体系、优化治理措施,推动责任、制度及工作落实,及时出台《措施》。

出台《措施》是纵深推进全省根治欠薪工作的必要举措。今年,我省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取得积极成效。据前期统计,全省欠薪案件数、欠薪人数、欠薪金额同比分别下降7.8%、 6.9% 、12.4%。但工程建设领域源头性因素、用工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的欠薪现象目前仍时有发生 ,领导小组据此总结、提炼了“安薪行动”的一些经验做法,从制度层面固化下来。同时,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领导小组联合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办法,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制定出台了《措施》。

《措施》内容涵盖优化完善招投标条款、严力查处“三包一挂”、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强化劳务分包单位监管、推行“开工第一课”、强化制度落实检查、建立“一站式”联调联处常态机制、强化信息化监管、严力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强化重大欠薪问题督办、建立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十一个方面。与以往相比,《措施》治理力度更大、靶向发力更准、政策协同更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源头治理提标。《措施》指出,承包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相关内容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应纳入招标文件。持续开展打击“三包一挂”专项治理,对查处的涉案企业扣减信用评分或降低信用等级。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售资金监管。对建设资金来源不落实的政府投资项目不予批准,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以施工企业带资承包的方式进行建设。

 二是用工管理提效。《措施》明确对伪造虚构人员花名册、工资表等套取专用账户资金的,依法给予处理处罚。全面推行“开工第一课”,工程项目开工一个月内,举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题培训,并向进场农民工发放《务工明白卡》,做到“人手一卡”。实行在建项目“包干制”。建立多部门参与的“一站式”联调联处常态机制。强化平台应用和数据共享,健全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三是案件查处提质。《措施》 指出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情节严重的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依法进行联合惩戒。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部门和检察院、法院将建立行刑衔接绿色通道,畅通案件线索发现、移送、办理渠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及人数多、欠薪金额大或引发重大负面舆情的欠薪问题,按层级或上提一级实行领导包案。另外,市(州)、县(市、区)还将立足实际建立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制度,简化应急周转金动用程序,符合条件的及时动用,防止“应用不用、备而不用”。 

下一步,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政策落实情况跟踪问效,适时征询各方对实施《措施》的意见建议,评估实施效果,掌握并及时解决《措施》落实中的问题,确保《措施》落地见效、发挥效应。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