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晗阳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8月的吉林,松江两岸,林草丰茂;长白山麓,绿意盎然。2024年全国省级法治报业发展年会暨吉林行大型采访活动如期举行,采访团在祖国的东北角一路逶迤前行,聆听着当地平安和谐的时代乐章。
这里万家灯火最暖人心,街面“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让安全感触手可及;这里绿水黑土白云袅袅,诉源治理深入乡镇一线毛细血管,化解矛盾纠纷更加精准有力;这里一汪江水掩映群山肃穆,“枫桥经验”跨越山河架起民意“连心桥”,勾勒出睦邻和谐的动人画卷。
一幅幅宜业宜居宜游、富裕富足富有的图景背后,离不开保障有力、治理有效的平安力量。迈向新征程,吉林政法系统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续写着更高水平的平安吉林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夯实稳边固边之基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
走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连绵数十千米的果园静静“铺”在帽儿山的斜缓山坡,随风摇曳的苹果梨挂满枝头,几声种植户的笑声不时传入耳中。这个仅有12.9万人口的“中国苹果梨之乡”,已连续两年获得“省级平安县市”称号,群众安全感指数在2022、2023年度蝉联吉林省第1名。
近年来,龙井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握平安建设主动权,确保边境线安全稳固,为全方位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方面,将平安边境创建纳入平安龙井建设总体规划,成立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各涉边部门参与的边境安全组,统筹协调边境管控工作。市委政法委与市边防委定期召开边境形势研判会,开展边境踏查,推动边情信息通报制度由每月改至每旬,进一步提升信息共享频率,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建立群防群治队伍、增补护边员、购买巡逻设备,做到细致登记抵边人员信息、细心为民服务,不断织密巡逻“防控网”和为民“服务网”,在边境少数民族聚集村屯,依托村级综治中心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站”,开展“四有”、“五建”、“七无”平安边境村创建活动,促进了各民族增进理解、守望相助、融合互信,确保“平安边境村”长效长治。
同时,深入完善“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合力机制,组织安排6名副县级以上领导、20余名乡镇党委委员包保3个边境乡镇及边境管段,加强与边防部队、边境管理大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情报交流、联席会商、分析研判等机制。近年来,全市各边境乡镇实现重大刑事案件和涉边案件“0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护稳定 促发展 释放基层治理澎湃动能
从长白山地到松辽平原,群众尽享休闲欢愉。在机场、车站、码头,在景区、街头、商圈,人潮人海中总能看到“藏青蓝”奔走的脚步、忙碌的身影……政法队伍用汗水、用青春、用热血,倾力守护着和谐发展的本土画卷。
“警官,还是您给我讲得最明白,尤其是这个案例,简直跟我遇见的套路一模一样!”
“您记下我的电话,我是这里的社区民警,这是我的联系方式,遇到问题随时找我!”
近日,抚松县公安局松江河派出所深入辖区村屯,有序开展反邪教、反电诈宣传活动。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依托‘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工作机制,我们坚持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与乡镇、社区(村)、司法、信访等各方力量同心协力、同题共答,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出发,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当前,抚松县公安局在主城区共增设警务站2个、警务室144个,全县77名社区民警和98名专职辅警全部下沉警务室,综合开展信息采集、治安巡防、矛盾调处、交通管理、服务群众等工作,各警务室实行“5✕8小时”勤务模式,确保就近接处警、就近巡逻防范、就近化解矛盾纠纷。
基层社会治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社会发展。近年来,长春市公安局二道区分局东盛路派出所坚持以党建引领“警地融合”,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由社区民警组成“红扁担服务队”走进百姓家中,切实打通为民实事“最后一公里”。
“直播反诈知识、办理户籍业务、调解矛盾纠纷等‘十八般武艺’,我们‘红扁担服务队’队员样样精通。” 长春市公安局二道区分局副局长、东盛路派出所所长白鑫宇介绍。针对落户、身份证办理、驾驶证补办、学籍所在地查询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东盛路派出所创新开通“红扁担在线”直播间,队员们通过直播形式,与群众一对一“零距离”互动,对各项业务办理所需材料、办理流程、注意事项着重进行讲解,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减材料、压时限、降成本。当前,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吉林公安机关共设立“一窗通办”窗口328个,企业窗口、潮汐窗口等特色窗口219个,252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其中,往来港澳个人旅游等签注业务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25项户政业务、26项出入境业务及驾驶证申领、私家车注册登记等实现“全省通办”;191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一项项“接地气”的突破性举措让人民群众更加“解渴止渴”,一个个“聚人气”的创新性做法让治理成果愈发可感可及,不断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贡献新的政法力量。
打造白山松水一路“枫景”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走过半个多世纪,新时代“枫桥经验”早已在各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截至8月15日,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1.08万人次,同比增长25.75% 。人气的持续攀升,对公安机关文旅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白山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董万存说道。
今年以来,长白山公安局紧盯“打造最安全旅游目的地”目标,牢固树立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不断优化“景中有警、警景融合”旅游警务机制,全力提升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以融合共治的务实举措,绘就长白山最美“枫警”线。
8月17日晚,长白山池北区长白万巷休闲街区灯光璀璨、烟火十足,热闹非凡。“看好孩子,注意保管好贵重物品……”正在稻米节音乐会活动现场巡逻的池北分局滨河派出所民警提醒游客。
“今天是我来长白山的第三天,每天在不同景点都能看到执勤民警,安全感满满,玩得很踏实、很开心!”来自上海的游客刘女士说。
“我们统筹安排警力,紧盯城区和景区,全面提升见警率、管事率。”长白山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于钦龙表示,进入旅游旺季后,我们在客流量密集的关键点位增派执勤警力,加密巡逻频次,扩大巡逻范围,及时发现、解决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
7月30日下午,两名游客在长白山北景区换乘中心因排队拥挤引发口角,即将发生肢体冲突。天文峰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启动“警景融合”机制,指令景区警务站民警会同景区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10分钟后,经民警和工作人员调解,双方现场达成和解。
“哪些地方容易人员集中,我们就把警力重点部署到哪里,遇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就地快速处置化解,确保矛盾不下山、纠纷不出景区。”天文峰派出所所长王圣男介绍。
为切实维护景区秩序和游客合法权益,长白山公安局推动建立“警景融合”旅游警务工作机制,会同景区、文旅、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对“黑车”、“黑导”、制假售假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开展综合治理。
“通过和景区管理部门签订‘战略协议’,创办‘景区警校’等举措,我们进一步在景区重要部位和主要景点建立7个警务室、5个警务站,充分发挥涉旅警情处置‘桥头堡’作用。”长白山公安局有关负责同志说道。
据了解,7月以来,长白山公安局有效处置游客求助600余件、寻回走失游客5人、寻回游客遗失物品47件,为游客挽回损失20万余元,让人民群众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更加顺心、安心、舒心。
诉源治理 拓宽多元解纷“多车道”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诉源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不断探索道路交通纠纷处理新思路,通过调解前置、多调联动、鉴定靠前、完善损害救济等工作方式,积极打造道路交通纠纷处理“三车道”新模式,建设以审理道交纠纷为主的综合型人民法庭。
“我丈夫伤得这么重,需要那么多医药费,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多亏你们的救助,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太感谢你们了!”日前,一起交通事故当事人亲属来到环城法庭,向庭长李佳宏道谢。
2023年5月,李某驾驶货车撞到了行人刘某,造成刘某重伤住院,生活不能自理。李佳宏受理案件后,带领助理、书记员对双方进行调解。同时,考虑到刘某伤情较重,医疗费数额比较大,于是启动了道路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机制,对刘某的医疗费进行垫付,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一般情况,道交纠纷大多涉及到伤残等级、三期等鉴定。环城法庭打破以往常规诉讼审理程序,将司法鉴定前移,引导当事人诉前提交鉴定申请书,协调司法辅助部门组织开展鉴定,有效提升了道交纠纷化解的整体效率。” 公主岭市法院副院长李洪钢告诉记者。
据了解,经法院诉前委托的诉前鉴定有效避免了单方委托鉴定证明力较弱的弊端,让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为明晰,能够有效提高调解成功率和保险理赔速度。经过鉴定但未能在诉前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案件争议焦点已基本固定,进入诉讼程序后,法官能够对案件进行准确的繁简分流,有效缩短案件审理周期,提高纠纷诉前、诉中化解的效率。
据了解,2023年至今,环城法庭共开展道交纠纷诉前鉴定157件,推动诉前调解成功71件,通过诉前鉴定促进道交纠纷平均办案天数缩短至26.33天。
同时,结合“无诉示范村”创建活动,环城人民法庭还面相公众设立智慧便民“微法庭”,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业务,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形成“一庭两所”工作合力,携手相关部门高效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不断减轻当事人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将司法红利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良法善治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