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而位于延安市宜川县的壶口瀑布则是镶嵌在母亲河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这里西临宜川县壶口镇,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陕西黄河流域的主色调,已由“黄”变“绿”,更加衬托出壶口瀑布奔流不息的唯美景象。
8月13日,“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黄河流域九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体行进式报道”陕西段采访团走进宜川县,一同探访法治守护黄河安澜的新成效与新实践。
同向发力协同共治 一体推进生态保护
2023年,宜川县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加强区域执法协作和流域管理保护工作,联合陕西省黄河河务局黄河北干流管理局、县河长办等四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建立黄河流域宜川县监督协调机制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与县河长办会签建立了“河长+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与县水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共同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依法治河管水模式。此外,还与县政府、县法院不断深化区域司法协作,积极筹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不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部门协作联动 构建环境融合保护
用法治力量守护好黄河安澜,关键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行动上见真章、在实施上求实效。对此,宜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用“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模式,对黄流流域生态保护进行常态巡查、常态监督、常态整治,有力保护了辖区黄河流域良好生态环境。
通过公益诉讼检察,除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以外,还在历史文化保护、红色资源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协同相关行政部门对黄河龙王辿古人类遗址、圪背岭宜瓦战役指挥所旧址进行了修缮保护。
公益诉讼督促履职 筑牢绿色司法屏障
宜川县拥有天然气矿产资源约100亿立方米,近年来充分利用能源优势参与到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链建设,当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保护。近年来,宜川县相关部门及相关企业多次召开圆桌会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保护监管审批程序,建立了征缴水资源税协作配合机制,实现了水资源保护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