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万里黄河报道法治中国|黄陵县:撑起名木“司法保护伞”

  
2024-08-13 09:48:17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李欣璐

黄陵县地处延安南部,水资源丰富,县域内主要有北洛河、沮河、葫芦河、淤泥河和慈乌河五条水系,是中华民族圣地、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和陕西能源电力基地。


“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这句诗显现着黄陵县黄帝陵内柏树群的壮美。黄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黄帝陵轩辕庙院内,轩辕黄帝手植柏生长于此,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故又称黄帝手植柏、轩辕柏,距今已生长5000多年。其树枝如同虬龙在空中盘绕,苍劲挺拔。世人誉之为“世界柏树之冠”。

在黄陵,还有“世界柏树之奇”挂甲柏,东枝似龙爪、南枝似龙头、北枝似龙尾的老君柏,元代保生宫火毁后唯一幸存者保生柏……全国5株超5000年古树,黄陵县内有3株。除了5000年以上古树,全县有散生古树233株、古树群14个。

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古柏群面积3000余亩、古柏8万余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与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不仅是黄陵人民守护民族圣地的生动写照,更是黄土高原地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鲜明标识。

近年来,黄陵县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走在前列、争当示范,始终遵循全面保护、依法管理、科学养护方针,突出抓好古树名木保护,持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2024年以来,黄陵县检察院与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召开古树名木保护专项会议,共同商讨研究部署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难题,并抽调优秀干警和县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联合对黄陵县域内古树名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就出现问题的古树与当地自然资源局强化养护技术手段,确保古树健康生长。同时督促县自然资源局就3株5000年古柏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编制工作,通过与县自然资源局对古树名木开展摸底调查,通过磋商等手段督促县自然资源局依法履职,彻底摸清了黄陵县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按照“一树一档”要求,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对古树名木实施动态管理。

黄陵县法院、县检察院与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将成立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基地,凝聚古树名木“检察监督+司法审判+行政执法”保护合力,持续推动黄陵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规范化。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