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 “船城义警”:“小力量”守护“大平安”

  
2024-05-21 14:08:01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余力 文/图

5月17日早晨,在资中县城的主要路口和中小学校门口,他们维护着街面的秩序;在状元街上,他们协助重龙派出所民警对古镇上的商户进行安全检查;沱江边上,他们开展着水中救援训练;在砚台社区义警工作站里,他们对一起婚恋纠纷进行调解;夜幕降临,警灯闪烁,他们又在民警的带领下巡逻在街头巷尾,让回家的人们安全感满满……他们身穿藏蓝色衣服,戴着肩灯,风雨无阻活跃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和民警一起守护着平安,他们就是“船城义警”。





资中老县城因其地貌像一艘船而得名为船城,2023年以来,资中县公安局结合该县治安形势,针对基层防控体系机制不完善、力量资源整合不充分、警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全力打造“船城义警”社会治安治理品牌。

“公安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依靠群众才能把辖区的治安维护好,而‘义警’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支群众力量。”资中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杨玚说。




“船城义警”招募令一发布,不到一周的时间,资中县城区两个派出所就收到了300余人的报名申请,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退休干部、大学生,也有保安、快递员、护士、网约车司机等等。目前,“船城义警”队伍已发展壮大到近1300人,聚焦群众热点需求,分别组建了“巡防安保”“船城e警”“船城大妈”等多支队伍。他们协助公安机关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逻防控、法治宣传、安防教育、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群防群治和辅助性警务活动。以一个个“小力量”发挥着大大的能量,一起共同守护着社会秩序的“大平安”。

熊能是一名“船城义警”的队员,不久前,他和队员们在一个小区地下停车场巡逻时,发现一辆车没关车窗,他们赶紧打电话通知车主,并等待车主到来后才离开。“连地下室都巡逻,好有安全感。”深受感动的车主在微信朋友圈中这样写道。




2023年2月28日,“船城义警”协会正式成立,“心中有义,人人皆警”,这是船城义警的口号,也是每名义警的行动指南。为确保义警工作长效运行,激发队员工作积极性,协会采取“层级制+积分制”的管理模式。将义警分为7个层级,首次评定均为七级义警,根据工作积分、发挥作用大小、参与活动时长,逐级晋升。除此外,积分还可以兑换购物卡、电话卡、加油卡等。

张强是“船城义警”协会的会长,他说虽然有激励机制,但“即使当不了英雄,也想做点有意义的事”,这才是大家加入义警队伍的初衷。




有一次,为了寻找一名扬言轻生的小伙子,张强和20多名义警队员从凌晨1点一直搜寻到3点,终于在沱江大桥将这名小伙子找到并将其劝导回家。尽管大家回到家已经4点过了,但是做了一件好事带来的成就感让大家内心很激动。

通过出租车司机在义警平台提供的线索,帮助民警成功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在小区中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热心大妈等群体的作用,引导广大居民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自治;“船城大妈”专门负责调解婚恋家庭纠纷,推进家庭文明建设……




现在,“船城义警”已经成为服务辖区群众的“生力军”,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家园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真正发挥“1+1>2”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效能。

“有他们在身边,我们很安心、很放心!”资中县城武陵小区的居民林芝说。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