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起虚假婚姻登记被撤销!川渝检察机关做实刑行衔接堵塞行政管理漏洞

  
2024-02-01 16:50:17
     

贺曦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婚姻登记本是一件幸福快乐的喜事,本意是保障婚姻双方合法权益,却被一些不法分子嗅到“商机”,利用行政管理漏洞,以虚假登记结婚为手段骗取国家征地补偿安置费。如何做好办理刑事案件的“后半篇文章”,有效推动社会治理?2月1日,记者从广安市检察院获悉,川渝高竹新区检察服务中心办理的一起案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


跨省线索移送 虚假结婚谋取非法利益

2023年3月16日,川渝高竹新区检察服务中心收到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移送的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线索。资料显示,在一起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采取通过办理虚假户籍信息、由他人冒充虚假户籍人员的方式在邻水县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相关行政机关可能存在违法行使职权的情形。

经核查发现,2008年,陈某某等人利用原重庆市渝北区某镇开发之机,通过找毗邻区县单身男女办理虚假户籍信息, 由他人冒充虚假户籍人员与上述某镇拆迁户虚假登记结婚,再以离婚分户的形式骗取国家征地补偿安置款。其中,通过四川省邻水县某乡、某镇民政所办理了虚假结婚登记共17起,骗取国家征地补偿安置款821余万元。

“虚假结婚人员均未到民政所申请婚姻登记,仅凭犯罪分子提供的资料就办理了结婚,且登记时间均提前至开发文件限定的时间段内,其中可能存在行政违法行为。”3月27日,邻水县检察院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

川渝协作办案 督促撤销17起虚假婚姻登记


鉴于该案链条长、违法点位多、参与人员多、横跨川渝两地,广安市检察院、邻水县检察院、渝北区检察院联合成立专案组,共同研究分析案情、制定调查方案,确立以纠正两地民政部门虚假婚姻登记违法行政行为为重点,逐步深入监督的分阶段办理思路。

专案组在对诈骗案刑事证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调取邻水县民政局婚姻登记有关书证,询问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核实了解婚姻登记适用的法律法规、办理程序及工作要求,深入涉案村社区实地查询的方式,发现邻水县存在8人村社查证无此人的情形,系虚假户籍,剩余9人虽是真实户籍,但结婚双方没有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婚姻事实未实际存在,仅是假借登记结婚之名获取非法不当利益,锁定了17起虚假登记结婚的违法事实,同时反映出相关工作人员存在违法行使职权的情形。

邻水县检察院向该县民政局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依法撤销案涉17起虚假婚姻登记。县民政局采纳了检察建议。

坚持源头治理  以点带面做好“后半篇文章”

“在办案中我们还发现公安户政、档案局在各自监管领域内存在怠于履职的情形。”针对婚姻登记档案材料残缺遗失、档案库档案管理不善,户籍登记审查把关不严等问题,邻水县人民检察院分别向该县公安、档案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源头治理。

据了解,该县公安局根据检察建议,深入开展户籍清理专项行动,注销虚假户口3人、重复户口25人,发现户口信息错误并予以更正200余人。

刑行衔接与跨省域检察协作,是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的时代要求。邻水县检察院和渝北区检察院依托川渝高竹新区检察服务中心这一一体化协作平台联动办案,不断深化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推动两地检察机关形成工作合力。在发现行政机关履职缺位时,及时跟进监督,以点带面,通过检察机关依法监督“我管”的担当,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都管”的作为,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