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省两会·声音㊲|省政协委员任静:适时调整现有工时与工资制度 规范算法管理过程 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

  
2024-01-24 15:06:34
     


薛琪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周靖

“要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我认为,除了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还应用更宽广的视野和战略眼光,关注更多时代课题。”在履职过程中,省政协委员、四川罡兴律师事务所主任任静还关注新就业形态。适时调整现有工时与工资制度规范算法管理过程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也是任静今年的提案内容。


据查,全国新业态劳动者人数已达8400万人,四川新就业形态工会会员150余万人,其中快递小哥、货车司机、外卖骑手(网约送餐员)、网约司机4个重点群体会员近80万人。新就业形态用工方式灵活、工作时间自由,在保民生、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其劳动关系多变、权利义务关系复杂,传统社会保障和劳动监察制度不能有效适用和匹配。又因其组织性强、线上活跃、扩散快,极易滋生不稳定因素,新业态劳动者在维权时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让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受损。对此,任静提出要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规范算法管理过程,从源头防范化解涉稳风险。

任静认为,劳动关系认定难、劳动权利保护难、工伤保险难、平台算法赋权难这几大难问题是影响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主要因素。

针对新业态灵活用工特点,要优化工时、工资制度,适时调整现有工时与工资制度,破解劳动关系认定难。任静表示,要逐步构建多元弹性的工作时间制度,逐步放宽“工作时间”认定标准,对于“随时待命状态”的等待接单状态所产生的待命时间认定为工作时间。平台应被授予监管职责和义务。要建立适合新业态劳动者的工资保障制度。根据新业态劳动者本身的特点,从最低工资、工资支付两方面落实工资报酬权益之保护。此外,要完善反克扣规则,防止平台利用不合理规则侵害劳动者收入权益;完善反拖欠规则,许可新业态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来寻求救济,并且就应得的劳动报酬享有优先受偿权;总结和推广工资安全机制的欠薪垫付保障经验,建立平台欠薪垫付基金,应对平台暴雷产生的大规模工资拖欠风险。

任静建议,要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破解工伤保险难。建议在工伤保险基金中单设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基金,针对新业态用工模式和风险,设计相应的工伤保险缴纳标准、工伤保险待遇等等,工伤保险待遇中用人单位承担部分可以适当调整和简化。对于与平台企业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平台企业可采取按单扣除一定比例服务费缴纳商业保险,由商业保险赔付承担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部分待遇给付责任.

针对算法赋权难问题,要规范算法管理过程,通过数据主体赋权保障算法权益。赋予新业态劳动者算法知情、同意的程序性权利和数据访问权、异议权等实体性权利,使平台的算法管理行于公正、合理的轨道之上。要明确平台企业算法监管义务,同时要参照《劳动合同法》有关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对算法管理予以立法规制。

“要以“工资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作为加入工会的资格和条件,将新业态劳动者最大范围地纳入到工会组织。”任静表示,要建立新业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集体协商机制,从源头防范相关涉稳风险。构建“互联网+工会”。增加有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专业背景的工会专职人员以及工会法律顾问。通过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对平台用工中的数字技术、数据收集和算法使用进行协商。其中,协商算法应成为雇主和工人组织进行社会对话和采取行动的中心目标,并将重大算法协商事项形成集体合同,以保障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徐雯夏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