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慧
一年以来,我省如何将和谐劳动关系的“春风”吹进广大劳动者的心窝?1月18日,省人社厅、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总工会联合召开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新闻通气会,五部门谈措施、展成效,深入介绍了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工作情况。
记者提问: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中,省人社厅在根治欠薪、调解仲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关键词:根治欠薪、调解仲裁
省人社厅答:在根治欠薪方面,强化专项整治。实施根治欠薪夏季行动,重点检查一批在建工程项目,抽查处理一批欠薪投诉线索;持续推进冬季行动,做好欠薪风险精准排查,保障维权渠道畅通,依法分类快速化解,妥善处置难点问题。累计为1.8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2.2亿元。
强化督促指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21个市(州)根治欠薪情况全覆盖督导调研,现场反馈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发生重大欠薪问题的28名县、乡负责同志和259名重大欠薪案件责任人进行约谈,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
强化宣传引导。举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三周年专项行动和线上有奖问答活动,组织在建项目负责同志、劳资专管员和农民工等人员参与答题,参与人数达30.9万人,成功提交答卷人数24万份;公开曝光一批恶意欠薪行为;开展各种宣传活动2083次,受众累计58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1万余份;
在调解仲裁方面,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出台《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规范和强化争议预防调解工作。
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做实一批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联合调解组织,建立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开展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畅通和规范农民工权益保障通道,落实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
推行“劳动维权+就业帮扶”服务新模式。帮助失业当事人尽快实现再就业,提升劳动者维权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助力稳定就业。
记者提问:在这次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中,省委政法委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关键词:全面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
省委政法委答:统筹协调强力推动。将“春风行动”纳入我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并作为平安四川建设考核的细化指标,把握法治要求,加强督促指导,注重矛盾化解和风险防控有机统一,注重在矛盾化解过程中完善基层治理,推动相关工作有力有序展开。全省全年没有发生因劳动纠纷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案(事)件。
深入排查分类化解。充分利用综治中心整合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严格落实常态化排查、清单化管理、多元化化解工作要求,坚持边化解边排查有效遏制增量,坚持主动服务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和新经济就业群体。2023年,全省629件新经济新业态涉稳隐患,按省、市、县、乡四级建立台账,落实化解责任;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19836件,成功化解19454件,化解率98.07%。
完善体系常态运行。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总体目标,持续推进省、市、县、乡四级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建设,积极整合调解、信访、劳动仲裁、律师、保险等资源力量,为广大群众提供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站式”服务,努力做到让劳动者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我省创新的四个“枫桥式工作法”在全国得到推广。
记者提问:省司法厅如何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走深走实?
关键词:公共法律服务惠民
省司法厅答:抓实普法宣传精准智能。以“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活动为统领,以“法律七进”为抓手,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为重点,在返乡高峰期、“5.1”劳动节、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省市县三级联动组织开展劳动关系保护法治宣传教育,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服务受众超34.2万余人次。统筹车载电视、大型LED屏等六大宣传矩阵,聚焦“春风行动”,指导21个市(州)多维度全域推送“法博士”新媒体普法产品,点击量累计超2000万次。
抓实矛盾纠纷防范化解。联合多部门制定出台《四川省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规定》,健全完善涉企、涉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工作机制。以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为抓手,聚焦建筑施工、物流快递等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公共法律服务人员开展劳动关系隐患纠纷摸排,建立县乡村三级纠纷案件预警机制,全省企业、商会、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劳动争议纠纷17330件,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2524件。
抓实专项活动务实见效。将“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与“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一体化”部署,打造经信、司法行政、商协会等多方协同的法律服务格局。成功举办“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和民营企业法治护航服务站授牌等系列活动,聚焦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编制服务重点企业名录和法律服务需求清单,发布“四川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指引”,将法律保护关口前移,为劳企双方共谋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良好环境。
抓实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巩固深化农民工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实现农民工欠薪案件第一时间接待(接听),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指派。对农民工因讨薪、工伤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对重大群体性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可先予受理后补办相关手续,时限缩短60%以上。推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等政务服务热线、紧急类求助平台之间的协作共享,建立重大欠薪案件台账,积极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确保不发生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全年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27万余人次,办结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3万余件,受援农民工2.5万余人,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2.1亿元。
记者提问: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是新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创造者和守护者。省交通运输厅在维护这两类司机群体合法权益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关键词:维护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合法权益
省交通运输厅答:坚持问题导向。2022年,省交通运输厅通过问卷、走访等方式开展了两类司机权益问题大调研,2023年,又分析2万余条12328司机群体诉求,与348名司机逐一电话聊天,摸清司机群体的主要权益诉求,集中表现在4项期盼,2个突出问题。其中,4项期盼是:有畅通的诉求表达和解决机制;有更好的途中运行和休息条件;有合理的平台分成机制;有更好的关心关爱。2个突出问题是:货运行业“套路贷”问题;网约车不合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针对性开展以下工作:
健全完善诉求解决机制。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成立了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建立了“诉求直通车”机制,依托12328热线、网络舆情等渠道收集、办理各类司机诉求11万余件,满意率99.7%。
专项整治突出问题。联合9部门开展货车司机被“套路”问题专项整治,解决“被套路”诉求423条,治理149家冒头企业,20家严重侵害货车司机权益企业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货车司机被“套路”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联合7部门开展网约车不合规运营专项整治,取消办理驾驶员证的户籍和居住证等相关限制,将网约车考试拿证时间压缩至1个月,处理不合规网约车平台、驾驶员、车辆3200余次。全省网约车合规驾驶员、车辆完成订单率达92%、81%,较整改前上升14%、10%,大幅提升了司机群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累计建成26个提供平价餐饮住宿、免费洗澡洗衣等服务的货车司机“暖心之家”,建成49个解决停车、充电、饮水、如厕等难题的网约车司机之家,大幅改善提升司机群体途中运行和休息条件。深入实施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主要平台企业抽成比例下调幅度普遍在1到3个百分点。
加强关心关爱。在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全覆盖为货车司机购买“车货无忧”保险,在曹操专车试点为3.7万名网约车司机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省市县落实资金近200万元,走访慰问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近万名。
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开展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培训,举办“四川省民营企业合规管理培训班”,组织工商联系统会员企业收看劳动法进民企暨企业合规用工“云”讲堂系列课程,通过“工商联法律微讲堂”等多种形式推送劳动用工知识点,着力增强民营企业依法用工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浓厚氛围。
记者提问:作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合法权益的代表着维护者,在今年全省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中,各级工会开展了哪些工作来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
关键词: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
省总工会答:深入开展集体协商活动。今年二季度,全省各级工会以已建会企业为重点对象,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群体,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重点领域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季”活动,期间共签订综合集体合同1.37万份,覆盖企业3.41万家、职工187.11万人。6月,联合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制发《四川省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全省快递行业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和《2023年全省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全面推动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截至目前,全省签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6773份,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14.4万人次。
竭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省各级工会持续开展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劳动关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级工会在排查活动期间,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为抓手,组织各级工会进入企业7470家,对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提出整改措施2051项。持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已举办全省性有奖知识竞赛4次,开展法治宣传服务活动1493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