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近日,省检察院举行第一期“微光·川检青年讲坛”。省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王麟,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任永芳受邀出席指导。省检察院部分部门负责人、成铁分院院领导、成都铁检院检察长和省检察院机关、成铁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代表9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陈觉死后的第五个月,女儿陈启明出生了,女儿刚满月,赵云霄便写下了另一封绝笔……”。革命先烈陈觉、赵云霄夫妇的两封家书,一封,是身陷囹圄时给爱人的切切绝笔;一封,是英勇就义前给女儿的谆谆告诫,字里行间让人无限动容。来自成都铁检院第一检察部的史雅文对“两封家书”的娓娓诉说,把现场听众带到了百年前风云激荡的时代,感受革命先烈对爱人的眷恋、对儿女的不舍、对父母的愧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虔诚与执着。史雅文是刑检战线的一名“新兵”,她说,我们要在历史中汲取丰厚的滋养和无尽的力量,去完成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长征。
史雅文的念念不忘,一位刑检“老兵”给予了回应。来自第一检察部的全国优秀公诉人蔡婧认为,对于司法人员来说,司法观念是基础性的,关乎每一个司法行为的运作和每一个司法案件的处理,“司法观”是她从事刑检工作14年来,办理上百个案件的切身体会。“法不强人所难”“法律不外乎人情”……这不仅仅是司法人员的观念,更是社会对法治的期待。蔡婧立足5个案件的办理心得,分享了她对刑事司法的态度和观念:保有良知、恪守公正,独立思考、持续成长,让内心的正义观与时代变迁、司法进步保持同频。
同样从案例出发的还有来自第九检察部的章俊。他从“亲子教育和检察普法”的角度,向在场听众提出了一个触及教育本质的问题:我们究竟是爱孩子本身,还是爱孩子的优秀?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答案。他认为,作为父母,不能只着眼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更应重视孩子当下的身心健康。同时,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向听众们提出“把孩子送入好学校不等于把孩子送进了保险箱”“正视危险并不断引导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比严格看管更有利于保护”等建议。
每一个案件、每一本卷宗里都有别人的人生;每一个案件、每一本卷宗也都反映了司法权介入他人人生的尺度、态度和温度。那么,这些尺度、态度和温度,由谁来测量呢?案件管理办公室的张熙婷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选项——如果办案是办别人的人生,案件质量评查就是评检察官的职业人生。案管办的同事们为此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审慎,“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办案质效。评查中经常会吵得面红耳赤,为的就是要对每一位承办检察官负责”。张熙婷还通过几个“小例子”,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日常办案的“小贴士”,比如,“不要迷信办案经验”“文书说理要充分”等等。
白大褂、剖验箱,你会联想到什么?同时拥有医学博士和法学学士学位的检察技术部副主任李忠华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检察机关的法医工作。“我们既从事鉴定,也通过技术性证据审查,协助检察官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法医其实并不神秘”,李忠华用他一贯严谨而又幽默的话风,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四个方面,手术刀般地为我们一层层拨开了“法医”的面纱。“影视剧中所塑造的形象与实际法医工作是有一定出入的”,李忠华强调,“但真相有时候比法医更神秘”。为死者言,为生者权,才是法医的担当。
王麟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本次活动选择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举办,具有号召青年干警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特殊意义,充分展现了省检察院青年干警的所思所想和蓬勃活力。”青年干警正面临着职业生涯爬坡期、家庭生活承压期、个人身心转型期三重压力,但青年也是实现人生理想、提升个人才能的最好时期。
王麟从三个方面勉励青年干警: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仅是青年干部个人成长进步的内在动力,更是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工作本领的必然要求。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指示,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培育道德,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要注重博学,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把阅读范围扩展到文史哲、科普、艺术等各个领域。机关要大力营造崇尚阅读的良好风尚,让青年干警广结书友,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快乐。要多思考。青年干警不论身处什么岗位,既要有熟练的业务能力,更要修炼勤于思考、善于研究的本领。要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开展“回头看”“复盘”,悟出规律,厘清头绪,改进方法。要立足实际,多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启迪思维,在调查研究中完善思想认知,让优秀思想的源泉渗入事业实践、人生实践的土壤,孕育出才能、业绩、美好生活的硕果。要多交流。工作中多与他人交流,可以增进互学互鉴,补足短处;可以了解不同的工作领域,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全局;可以碰撞思维的火花,产生新思路新举措。生活中多与他人交流,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开阔眼界,联络感情。作为检察机关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敢于当众发言、善于阐述说理。希望各位青年干警善于总结、乐于分享、勇于上台,见贤思齐、认真学习、相互借鉴,实现共同进步。
接近两个小时的分享交流,现场气氛热烈,青年干警们意犹未尽。“我们希望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分享,鼓励省检察院青年干警在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深化思考和探索,在开放、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分享、启发、进步的目标。”讲坛结束时,主持人再次发出邀请:“希望我们都会发出司法的微光,汇聚成法治的熊熊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