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罗孝伟 文/图
遂宁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嘉禾派出所位于遂宁市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近14万人,是遂宁市流动人口最多、矛盾纠纷突出、治安形势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辖区内各种矛盾纠纷日益突出。如何更精细地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嘉禾派出所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契机,精心烹饪“一盘好菜”,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社会满意度和治安安全感,将新时代的千般“枫”味带给了辖区的万家居民。
“选材”适“口味” “四度”入角色
人口多,产生矛盾必然多;组成结构复杂,矛盾原因种类千差万别。嘉禾派出所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归纳总结出“四度工作法”:摸清态度、把握精度、找准角度、体现温度,针对不同“口味”,精心“选材”,有的放矢。
摸清态度。今年6月初,辖区商户周大姐拎着煤气罐、拿着点火器冲进了市场管理办公室。出警民警迅速将她控制住并带回派出所,同时,大家兵分多路,从市场管理办公室了解事情经过,向周围商户、群众访问原因,在事发现场寻找相关证据。很快民警就摸清了周大姐的心思态度。
把握精度。周大姐不善表达,民警找来和她熟悉的社区干部转述;周大姐对政策理解有误,民警请来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逐字逐句解答······
找准角度。周大姐虽然行为过激,但属于一时冲动,民警以劝解普法为主;事件因利益而起,民警就从经济账入手;周大姐子女还小,民警就打出了亲情牌。
体现温度。沟通教育后,周大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不但主动承担责任,接受处罚,还积极向其他商户进行宣传解释,协助民警将隐患消除在萌芽。
“配料”增“鲜香” “四环”构体系
主材勾勒底味,配料丰富层次,融合成就美味。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嘉禾派出所以“四环”服务体系,赋能群防群治队伍构建工作,环环相扣、治理有力,打破单打独斗的困局。
今年5月中旬,辖区某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随着工程进行,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嘉禾派出所从小区内部寻找德高望重、热心调解工作、具有丰富法制经验的“人民调解员”。一名老党员主动站出来,他寻找老旧小区改造支持者,统筹各方力量挨家挨户宣讲政策,走访了解群众想法,梳理症结,耐心开导,最终小区内同意改造的居民人数占比达到97.6%,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刀工”塑“品质” “四级”筑格局
精良的刀工是烹饪的基础,关系到菜品质量。社区工作是基层警务的根本,体现了防治的水平。嘉禾派出所建立“四级联动机制”,不断提能强基。
以警务室为依托,构建警务片区,下沉警力打造社区警务团队,扎实做好“百万警进千万家”“六进六边”等基础工作,实行社区民警包片负责制,开展数据采取、人员管理、行业场所检查、巡逻防控等工作,实现“社区民警驻社区、社区事在街巷办”。
在各警务片区内治安复杂区域设置警务站,前移警务端口,精细网格化管理,线索常态化摸排,线路针对性巡防,不断压缩违法犯罪空间,有效压降警情。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服务跟着民意走。
在重点工程项目、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地设置警务点,结合“E码上墙”“一标三实”等工作,做到巡防打表落实、线索收集及时,实现警情第一时间处置、矛盾第一时间化解、服务第一时间送达,让社区警务更接地气,警民关系更加和谐。
“火候”见“佳肴” 实效显“枫味”
火候到位,佳肴上桌。嘉禾派出所几年来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所取得的成绩喜人,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整体效果。
今年以来,嘉禾派出所主动排查收集矛盾纠纷128起,成功就地处置126起,成功率达98%,纠纷类警情先期处置占比达59.5%。今年1月,嘉禾派出所所长郑昊被评为四川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时隔3个月,嘉禾派出所再获殊荣——上榜“遂宁好青年”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