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实施后,茶叶包装“瘦身”了吗?省消委志愿者在调查中发现……

  
2023-09-27 15:58:1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慧

中秋、国庆“双节”即将来临,茶叶往往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送礼之选。按照9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以下简称新国标)要求,茶叶包装层数最多不得超过四层,标注净含量50克以上的茶叶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30%,包装成本不得超过整体售价的20%。新国标实施后,茶叶包装是否实现“瘦身”“轻装”,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近期,省消委征集消费志愿者,开展了消费市场茶叶包装现状调查。

调查情况:

1.包装层数基本符合新国标要求

9月8日至9日,消费志愿者走进成都市金牛、青羊、武侯、锦江、龙泉、新都等城区,探查茶叶批发市场、综合商超茶叶专柜、茶叶专卖店等27个点位,调查了108款预包装茶叶的相关情况。108款茶叶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种类,价格高低不等,以标注净含量为100克的茶叶为例,最低标价28.6元,最高标价4800元。108款茶叶中,标价超1000元的22款,占比20%;标价低于300元(含300元)的有46款,占比43%。


调查发现,上述茶叶包装层数基本符合新国标要求。108款茶叶产品中,志愿者能够有效查看内部包装层数的有75款,包装均没有超过4层。其中,采用两层包装的最多,有54款,占比72%;采用三层包装的14款,占比18.7%;一层包装的5款,占比6.7%;四层包装的2款,占比2.7%。包装层数较多的多为茶叶礼盒,以某款茶叶礼盒为例,其最小包装为防潮袋,第2层采用陶瓷罐,最外层使用硬纸盒。


2.包装空隙率超标较为普遍

此次调查中,志愿者有效记录了茶叶包装长宽高等相关数据,能够计算包装空隙率的共有94款。志愿者采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发的“包装有度”小程序和应用新国标公布的空隙率计算公式进行测算后,得出一致结果:上述94款茶叶中,有49款茶叶的包装空隙率超标,占比高达52%。

其中,包装空隙率大于30%、小于等于50%的有15款,包装空隙率大于50%、小于等于70%的有26款,包装空隙率大于70%的有8款。


(注:k为包装空隙率)

数据显示,包装空隙率大于80%的有3款茶叶,其每克茶叶的单价分别是48元、33.2元、22元,远高于此次调查108款茶叶每克3.7元的平均价格。


3.散装茶叶“定制”包装难监控

茶叶市场上,不少商家还专门售卖包装,供消费者对散装茶叶进行包装。调查发现,单独售卖的包装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中秋节前夕还推出了搭售月饼的混装包装。

商家坦言:“定制包装的茶叶无法判断其茶叶的真正价格,作为馈赠,可以花300元达到800元的效果,毕竟大家通常都会认为,包装都如此精美了,东西也不会太差。”


消委建议:

加强行业规范与市场管理积极对标新国标

新国标于2021年颁布、今年起施行,给了企业消化库存、生产适标产品的两年过渡期。本次调查发现,空隙率超标茶叶的生产日期大多在去年和今年,说明部分茶企仍抱有侥幸心理,在生产、流通环节均未主动向新国标看齐靠拢。调查同时发现,空隙率超标茶叶均为礼盒型茶叶,商务送礼、人情送礼靠包装“装面子”的需求,致使过度包装屡禁不止。

茶叶过度包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正在征求意见,将对茶叶包装作出更严格限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事,为进一步做好抵制茶叶过度包装工作,省消委就此发出消费建议。

加强消费引导,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没有购买,就没有售卖。应进一步加强新国标宣传,让消费者广泛知晓新国标关于茶叶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等具体要求,主动选择包装简约适度的产品,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消费者应摒弃“面子”观念,不做攀比消费、炫富消费,在购买散装茶叶自行包装时,主动遵照新国标执行,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成为社会风尚。

加强行业规范,回归茶叶消费品属性本源。中国消费者协会于今年3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企业应专注于提升茶叶品质,而不是用畸形包装获取高溢价,制造“茶叶2两、包装2斤”的怪现象。包装企业应利用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可回收材料等,开发出更环保更简约的包装方式。

加强市场治理,深化过度包装专项整治成果。相关部门应指导行业协会等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开展“对标”工作,督促从业者不制造、不销售过度包装茶叶。督促电商平台加强平台内经营者主体资质审核,落实强制性国家标准。针对茶叶市场将普通散茶通过加装精美礼盒等过度包装,然后高价销售的行为,加强监管力度。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市场检查,防止过度包装反弹回潮。

编辑:王硼   校对:王先静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