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强化法治保障,加快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例立法进程,力争2024年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用法治守护天府良田。”8月22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在发布会上介绍道。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夯实“天府粮仓”根基,四川将围绕到2030年把四川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实施天府良田建设8年攻坚提质行动。
据了解,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为守牢建好天府良田,践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重要使命,四川多措并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至2022年,四川新建高标准农田1403万亩,累计建成5476万亩,迈上5000万亩台阶、居全国第五,为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介绍,虽然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但2020年以前四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因投入较少、部门要求不同,总体建设标准较低,加之工程设施自然损毁,目前四川有2000多万亩农田需要提质改造。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达标,四川制定发布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已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补齐灌溉短板方面,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拟联合水利等部门实施农田灌溉补短板行动,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大力开展田间沟渠建设,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聚焦丘陵山区农业灌溉缺水问题,整治一批“当家塘”,今年四川筹资2亿元,新改建3000座提灌站,全力改善农业“靠天吃饭”状况。
在落实管护责任方面,四川将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办法,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用好激励奖补,引导受益主体管好田、种好粮。发挥“田长制”、农村公益性岗位的作用,推行高标准农田建管保险试点,探索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等方式,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在法治保障方面,四川还将强化法治保障,加快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例立法进程,力争2024年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修订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配套完善系列制度体系。用法治守护天府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