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瑜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更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依托。近年来,什邡市积极探索“党建+法治”融合路径,引领全市律师队伍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效,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
什邡市开展“法律宣传进项目、公益律师进工地”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
把稳政治方向 锻造过硬法治队伍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队伍强弱,根基在魂。”什邡市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律师工作首位,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近三年来,什邡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律师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精髓,及时掌握法律法规及政策精神。通过持续开展全面依法治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强化律师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律师事业始终沿正确政治方向稳步前行。组建“法律服务志愿队”,现有22名正式党员成为行业标杆,党员律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活跃在服务一线,通过普法宣传、法律咨询与援助等形式,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成为法治建设中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同时带动全体律师厚植爱岗敬业、为民服务情怀。
什邡市积极探索“党建+法治”融合路径,大力推行“支部建在所上”理念,实现全市5家律师事务所,2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公证处及司法鉴定所,共9家法律服务机构党支部全覆盖,党员全覆盖,形成了覆盖主要法律服务机构的基层党组织网络。
“党支部已成为连接行业、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坚强纽带,既巩固了教育整顿成果,更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能力的强大动力。”什邡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民生发展 彰显法治担当作为
近年来,什邡市境内成兰铁路、成都第三绕城高速、经济开发区等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中,征地及遗留问题引发多起拆迁案件。什邡律师队伍代理相关案件参与诉讼,既依法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又促进了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与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据统计,包括四川宏剑律师事务所在内的5家律师事务所的56名专职律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履职:在刑事辩护中坚守司法公正,在民事代理中化解矛盾纠纷,在行政案件中推动依法行政。近五年累计办理各类案件5100余件,其中,刑事案件568件、民事案件3236件、行政案件215件、其他案件1118件,提供法律咨询1.3万余人次。律师们担任280余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合同审查、风险防控提供法律支持,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智囊团”。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是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什邡市司法局精心谋划,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等优质资源,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团队模式,构建覆盖全市124个村(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近年累计优选30余名律师、2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8名公证员,与所有村(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协议,实现100%全覆盖。每个村(社区)公示栏清晰标注法律顾问姓名、专长、联系方式,让群众遇事找法能“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法律顾问不仅是“咨询员”,更是“宣传员”“调解员”“治理员”。截至目前,法律顾问已接待群众来访咨询千余人次,处理电话咨询300余人次,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活水”,显著提升乡村法治化水平。
此外,什邡市扎实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组织律师走进园区、深入企业,通过“法治体检”、法律政策宣讲、疑难案件调解等方式,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近年累计化解劳资纠纷630余件,为690余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近1300万元。
规范执业行为 提升行业公信力
信任源于专业,声誉来自操守。什邡市司法局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持续加强律师行业指导与监督。该局通过开展律师行业教育整顿、违规收费专项治理等活动,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引导律师严守政治规矩、遵守行业纪律;加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提升律师依法执业,诚信执业的自觉性,强化“执业为民”宗旨意识与服务能力。
什邡市司法局健全投诉查处机制,对投诉事项认真调查、依法处理、及时反馈,既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又守护行业整体声誉。近年来,通过有效监督规范与投诉妥善处理,促进了行业自律,显著提升了法律服务行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法治之光,照亮雍城前程;律师之力,守护万家安宁。什邡律师队伍正以昂扬姿态、专业技能、奉献精神,奋力书写服务人民、奉献时代的新答卷,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什邡、法治什邡奏响更加恢弘的法治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