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罗孝伟
近日,省司法厅印发《在全省涉企行政检查中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的实施方案》并同步召开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新闻发布会,拉开了我省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亮码入企”工作要求的序幕。遂宁市以“当严则严、应检尽检”为目标,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行政检查质效,有效减少对企业的干扰,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事不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从“试点推行”向“全面覆盖”推进
遂宁市司法局在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开展试点工作基础上,组织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理工作,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284项,不适用“亮码入企”行政检查事项15项,确保入企检查“有依据”。将全市包括乡镇在内的市县乡三级307个执法主体、6758名执法人员信息和193316家经营主体导入“天府入企码”管理系统,实现检查主体“全覆盖”,入企扫码“无死角”。截至目前,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运用“天府入企码”管理系统生成入企码1337个,执法人员亮码1288次,企业扫码1000次,开展涉企检查任务1301次,未收到企业异常评价和投诉举报,企业评价满意率100%。
从“缩减频次”向“无事不扰”拓展
遂宁市出台《遂宁市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明确4项联合执法事项。在全面推广“天府入企码”管理系统后,开展联合检查事项清理工作,明确可开展“综合查一次”的联合检查事项涉及25个部门,共103项。运用“天府入企码”系统的“综合查一次”模块,尽量合并检查任务,缩减入企检查频次,共开展“综合查一次”62次,将150次入企检查统筹后减少88次,缩减率58.67%。为进一步落实“无事不扰”要求,在全省率先出台《遂宁市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工作方案》,将105家经营状况良好,信用优良的企业纳入“白名单”,对“白名单”企业原则上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切实为企“松绑减负”。
从“事中监管”向“事前指导”延伸
在规范检查过程中,遂宁市更注重“执法+服务”,通过合规指导、风险提示等事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现的问题,促进依法合规生产经营。首先是落实“伴随式”执法新要求,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工作者、各民主党派和企业家代表中选任特邀监督员10名,随机参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检查,促进涉企检查“事中监管”。其次是推广“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模式,督促指导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指导,凡企业主动邀请执法部门开展检查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由企业开展自查自改,原则上不进行行政处罚,今年以来共开展“邀约式”执法70余次,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问题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