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中院在全省少年审判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2025-09-08 15:13:06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熊勇

9月5日,全省少年审判工作推进会在眉山召开。会上,眉山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卫东以《围绕三个聚焦  抓实综合保护 以高质量司法撑起未成年人成长“法治蓝天”》为题,作经验交流发言。


近年来,眉山两级法院坚持以“眉法特色、公正高效、全省一流”为目标,“干”字当头,“拓”字为基,以实干拓局的姿态推动眉山法院少审工作不断发展。聚焦“主责主业”  履行审判职能:强化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新型犯罪,深挖在案证据、强化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适用;从严打击涉未成年人重点犯罪。始终保持从严打击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犯罪的态势;针对盗窃罪、交通肇事罪等轻罪,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适用缓刑,通过社区矫治的方式让其回归社会,避免“交叉感染”。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打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坚固壁垒,在全市范围内建立40个“未成年人保护联络点”和85个“家事法官联络站”;联合妇联、民政、公安等部门,通过“法院+多部门”联动机制,共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设立专职家事调查员制度,并在涉未成年人婚姻家事案件中全覆盖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2959份,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29份。


聚焦“判后延伸”,履行社会职能:探索“综合司法保护模式”提升保护有效性。创新推出“案件审理+心理辅导”,探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身心基础 ,提出犯罪预防的相应对策;践行“回访+关爱”工作理念,定期回访当事人,积极开展判后帮教,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和跟踪帮扶;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与民政部门的协调,近五年,全市两级法院已将8名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送到儿童福利院进行照顾。实现“院校共育”保障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作用,积极履行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职责,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始终支持法治副校长实质参与校园治理,协助学校完善预防性侵、校园霸凌等工作机制,近五年,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宣传600余场次。参与社会治理助推“六大保护”。积极制发司法建议,对于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社会治理短板弱项和行业监管漏洞,积极向当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发出涉未成年人司法建议;积极开展司法救助,通过“爱心妈妈”“眉法霞光”“银发爱心妈妈”行动,传递司法温暖,近五年累计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127次,司法救助未成年人64人次,发放救助金84.14万元;强化对家长监督的引导。



聚焦“亮点工作”  不断推陈出新:精准做好“审调融合”。凝聚专业力量,选聘政治素质高、社情民意熟、有法律专长的人员担任法院专职家事调解员;联合妇联设立7个家事调解委员会,选派32名调解员入驻法院开展前置调解;积极培育民间调解组织,充分发挥民间调解组织作用。深入落实“惩防并举”。依托“浩然东坡”“青法知节”“新火・启明”等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进校园”“法庭开放日”“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创新完善“制度机制”。首创“离婚三封信”制度,引导当事人理性处理婚姻诉求,强调未成年子女权益保护和家庭关系修复;首创“离婚三张表”制度,通过让当事人填写“三张表”全面、清晰地了解其婚姻、子女情况以及双方争议点,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首创“四员”工作机制,通过将网格员纳入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家事回访员名册,参与家事案件调处,推动矛盾纠纷非诉化解。


会议期间,眉山法院在全省“少年审判品牌”巡礼区展示了“浩然东坡·眉法护未”少年审判品牌。展区不仅系统呈现了眉山法院以“三个聚焦”为核心的工作体系与成效,还特别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品牌IP形象以苏东坡为原型,融合其仁爱、智慧与豁达的文化特质,赋予了司法保护未成年人工作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亲切感。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