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吉甫作诵,穆如清风”。“清风”品牌文化融入顺庆法院各项工作。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法庭舞凤法庭,是该市最先成立的金融专业审判庭,秉持“清风护航”理念,舞送司法“清风”,服务辖区金融高质量发展,共绘法治金融新“枫”景。
“清风”护航,跑出金融审判加速度
2025年1月21日,舞凤法庭金融审判团队和执行团队分别收到邮政储蓄银行南充市顺庆支行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感谢两个团队在维护该行金融债权上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类似“表扬”在金融审判庭每年都有。
面对近年金融案件爆发式增长,该庭挂牌成立全市首家金融专业审判法庭,坚持“立、调、审、执”全流程实质化运行和一站式服务,集中高效办理金融案件。仅2023年以来就审理金融纠纷案件10003件,诉讼标的金额超60亿元,员额法官月均结案180件,平均审限28天。
2025年4月15日,某银行起诉35件金融借款纠纷案,该庭运用“集约要素式审判”模式,15天内完成集约送达、合并开庭审理和批量裁判文书制作。某银行代理人感叹:“合并审理效率高,立案前以为案件要一件件审理,6月份才能结案,现在五一假都未到,真没想到所有案件就全部办结!”法庭高效审判模式让金融机构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的提速。
优质高效解决纠纷的背后,是审判机制的创新。针对金融借款、信用卡纠纷等高发类案,法庭出台《金融纠纷案件集约要素式审判工作指引》,对金融案件开展集约要素式专业审判,以类案集中合并审理优化办案效率,做到简案快审。同时,通过《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涉诉金融案件银行证据指引》规范银行诉讼行为,有效解决金融案件起诉文书和举证不规范影响审判效率的瓶颈问题,助力审判提速。
“清风”服务,谱写护航发展协奏曲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是法庭中心工作。如何实现法庭与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同向发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法庭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法院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充监管分局、人民银行南充分行共同出台《优化法治金融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强涉诉纠纷化解、共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投融资市场法治环境、给予企业适当宽限期等措施,形成“司法+金融”经济服务合力。
在处理涉本地知名品牌“川北凉粉”的两起金融案件时,法庭在看似无调解可能的情况下寻找突破口,最终促成两案顺利调解,通过分期还款给予企业纾困宽限期,为民营企业发展给予司法“及时雨”,让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
某银行诉营山某责任公司等九被告金融借款合同案件中,各方经充分协商,将23项担保责任重新拆解为“分期代偿+股权质押”组合方案,调解协议主文内容超2000字,当协议达成时,法庭调解室的钟表已经指向晚上20:17。
法庭探索出“调解给予宽限期+慎用保全措施+善意文明执行”组合拳,全力帮助贷款企业解难纾困,既让中央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落地见效,又依法维护银行金融债权。仅2024年就成功化解涉小微企业贷款纠纷198件,帮助企业纾困资金超2800万。
“清风”共治,绘好法治金融“同心圆”
法庭跳出“就案办案”局限,以普法宣传、司法建议、类案治理为抓手,推动金融纠纷从“审理结案”向前延伸到“源头预防”,并拓展到全域“有效化解”,构建法治金融新生态。
针对金融审判中发现的风险问题,法庭发布南充市首份《金融审判白皮书》,分析金融纠纷成因及风险,提出对策建议。法庭数次召开辖区金融机构参加的联席会议,会商解决金融审判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点对点分析问题并帮助银行完善风控管理,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法庭开展“订单式”普法,2023年、2024年为金融机构举办专题讲座22场,覆盖从业人员5000余人次,以定制化课程精准回应金融行业需求。
结合审判中发现的问题,法庭向金融机构发送《金融机构应加强约定送达地址适用》《金融机构应加强抵押财产现场查验》等司法建议,受到银行欢迎和采纳。法庭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先后形成《典当纠纷法律适用探讨》《对“提前收回贷款”有关实务问题的评析和建议》《优化信用卡合同文本明确持卡人各项责任》等调研文章,为金融纠纷解决贡献司法智慧。
法庭革新理念,变被动受案为推动治理,推行“专业化审判+专业化治理”双轮驱动模式,以落实最高人民法庭2023年二号司法建议为抓手,指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风险防控,压实金融机构自主催收责任,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调解、赋强公证等方式催收借款,加强以保全促调解、执行工作,探索金融纠纷预查废和执前督促工作,实现金融纠纷化解“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型升级。
从“坐堂问案”到“送法上门”,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舞凤法庭以专业审判守护金融安全,以能动司法提升服务效能,以类案治理实现系统集成,其创新经验获上级法院肯定,得到辖区金融机构和群众好评。
(何海洋 邓馨/文 张蓉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