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藏乡羌寨  听法治工作者石美书写复议为民的高原故事

  
2025-09-04 18:17:1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季 王焰 实习生 赵语含

在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雪山绵绵、草原辽阔,这里有一位将法治信仰融入血脉的藏族女儿——阿坝州司法局行政复议与应诉二科科长石美。

近日,记者联系石美时,她正在处理当天新收的24件行政复议案件。从事行政复议工作近十年来,石美默默扎根藏乡羌寨,将复议为民的故事写遍雪山草地。期间,她累计经手办理复议诉讼案件500余件,无一错案,群众满意度高达98%。

现在,当地的群众遇到行政争议时,最先想到的不是蛮不讲理、暴力解决,而是问一句:“这个问题,能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这个可喜的变化,也成为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在民族地区的生动注解。

厚积薄发

以“如我在案”守护公平正义

2016年,石美调岗接手行政复议工作。彼时,非法学专业的她面对行政复议一头雾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门外汉”。但石美并未畏缩不前,而是边做边学。

最让石美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写行政复议决定书。她告诉记者,“结合查找的资料和前辈们的指导,这份决定书前前后后改了18遍,终于定稿。”在石美的办公室,她将行政复议法摊在办公桌最顺手的位置,方便查阅,频繁地翻动使得书的边角已经卷曲。在书的旁边,不同类型的笔记本记录了诸多要点:某次提问的疏漏,某个证据认定的法律依据,某个案件调查的细节,某句前辈传授的经验……这些都成为石美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宝贵经验。


在从事行政复议工作前,石美曾在阿坝州人社局工作7年。正是长期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石美学会了从叹息声中辨明诉求,在欲言又止里听出隐忧,也为她从事行政复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共情能力。

她深知每一份复议申请书背后,都藏着一个家庭的冷暖悲欢。“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还是别人的人生。”石美说道。

2016年初,石美刚上岗就遇到棘手案件:农民工曹某在工地高空坠落,全身瘫痪。用工单位矢口否认劳动关系,拒绝赔偿。曹某的妻子跪地哭诉:“钱花光了,以后该怎么办,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石美的心被狠狠揪住。在曹某简陋的家里,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曹某无助的眼神再一次深深刺痛了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石美再一次红了眼眶。

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行政复议案件,更是关乎一个家庭的生死存亡。取证过程异常艰难,用工单位态度蛮横甚至言语威胁:“高原上意外多,你少管闲事!”石美毫无惧色,通过细致调查锁定关键证据,最终为当事人争取到及时的医疗费用和法定工伤赔偿。

此后,为了让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护佑更多农牧民,石美牵头制定《阿坝州工伤认定工作规程》,全面规范工伤认定流程和标准,使得全州工伤认定类案件占复议案件的比例从34%下降至1%。

服务大局

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川西北高原,凛冽的风雪常伴四季,但法治的温度却能融化最坚硬的冰霜。

2025年5月22日,因景区厕所标识不规范及工作人员态度问题,游客多次投诉并申请行政复议。石美受理该案后,耐心沟通,推动主管部门核实整改、提升服务并诚恳致歉。申请人李某深受触动:“你说服打动了我。如果都是你这个态度,我不会提出复议申请。”

在石美看来,行政复议是撬动阿坝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支点。她深刻认识到,行政复议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其效能不仅在于解决个案争议,更在于服务大局,助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3年4月,某牦牛乳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未能如期开发建设,当地政府依约收回其建设用地使用权,企业不服遂申请行政复议。如何维护政府权威,同时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经营压力,还要考虑项目对地方发展和牧民增收的潜在影响?为此,石美辗转政府、企业、牧民之间,试图寻找破题的关键。经过苦苦思索,石美创新提出“政企合作”调解思路,促成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发展高原特色牦牛乳深加工产业。最终,该项目不仅化解了行政争议,并在当年为地方财政贡献730余万元收入,解决就业150余人,带动周边牧民创收2000余万元,实现了政府、企业、牧民“三方共赢”。


石美深知,“行政复议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应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025年5月,石美还牵头制定阿坝州深化行政复议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六项措施”,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

近三年来,石美共参与办理145件涉企复议案件,调解和解51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1亿元,有效增强了企业在阿坝州投资兴业的信心,真正将行政复议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涉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扎根基层

让法治信仰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阿坝州作为一个藏、羌、回、汉等多民族大家庭,石美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石、稳定的前提。

石美熟悉这里的每一类案件:草场边界、惠民政策、征地拆迁补偿纠纷……每当复议申请人来访,她总会先泡上一杯热茶,让当事人坐下慢慢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儿女,她熟悉当地语言,也了解那些文字背后的真实诉求。遇到复杂案件时,她会带着案卷下乡核实,一路颠簸也不忘反复推敲法律条款的适用性。“行政复议,‘复’的是人心,‘议’的是团结和谐。”石美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年以来,阿坝州启动实施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开创了做好新形势下涉藏地区群众工作的全新路径。一直以来,在处理涉及多民族的复杂案件时,石美坚持平等保护、一体对待,既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又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用“听得懂、能接受、信得过”的方式定分止争。她常常告诉群众,“就像驯马要套准缰绳,执法也得拴紧合法这根绳。”

曾经有个案子涉及藏族和回族的土地争议纠纷,为了查清事实,她多次走访海拔三千多米的村寨,到田间地头把专业法律条款和复杂的实际情况转变成基层群众能够听懂的“大白话”,并反复向各方当事人进行讲解。石美告诉记者:“坐在办公室里碰到的全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通过“背对背调解+面对面释法”,她引导群众正确地认识相关法律法规。当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时,当事人握着她的手说:“原来政府是这样讲道理的。”


2024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正式实施。该法实施后,石美积极推动“线上复议”“掌上复议”走进藏寨羌乡,将法治服务送到雪山牧场,努力打通法治服务在涉藏地区的“最后一米”。同时,她还推动阿坝州行政复议工作从“坐堂问案”到“上门服务”的转变、从“机械审材料”到“实质解纠纷”的转型,承办的复议案件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35%,阿坝州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率位列全省民族地区第一。

让法治如酥油茶般醇厚,让正义似格桑花般常开。近十年来,石美从“门外汉”蜕变成“领头雁”,一起起看似错综复杂的行政争议被妥善化解。她所经办的每一起复议案件,都把法治理念与民族团结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心坎上。在石美的带领下,阿坝州行政复议工作案结事了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