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蛋仔皮肤”?未成年人被骗5.3万元

  
2025-08-28 11:39:23
     

汪平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文/图

暑期是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的高频期,也成为网络诈骗分子的“作案窗口期”。8月28日,记者从岳池县公安局获悉,岳池县顾县镇一名未成年人因轻信“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诱惑,泄露家长手机及银行卡关键信息,最终导致家中5.3万元存款被骗。岳池公安特此发布预警,拆解诈骗手法并给出防范建议,提醒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提高警惕。

扫码领“皮肤”反遭恐吓,5.3万元瞬间流失

据介绍,近日,岳池县一学生小蒲(化名)在家中使用家长手机刷短视频时,看到一条“免费领取《蛋仔派对》游戏皮肤”的推广内容。

心动之下,小蒲扫描了视频中的二维码,随后弹出的对话框却让他陷入恐慌——对方声称,因小蒲是未成年人,其领取操作导致“蛋仔公司账户被冻结6万元”,若不配合“解冻”,将“拘留小蒲的父母”。

因年龄尚小、缺乏辨别能力,小蒲在恐吓下完全失去判断,按照对方要求添加“客服”好友并进行视频通话。

在对方的一步步引导中,他将家长手机的微信信息、银行卡验证码等关键内容全盘告知,最终导致家中5.3万元存款被骗子转走。

四步诈骗手法,精准盯上未成年人

岳池公安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此类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手法,主要分为四步:诱导接触:诈骗分子瞄准未成年人聚集的短视频、社交平台,以“免费送游戏皮肤”“限时福利”为诱饵发布信息,通过二维码、链接等方式引导未成年人点击,精准锁定目标。

制造恐慌: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害怕给家庭惹麻烦的心理,编造“账户冻结”“违规操作”“牵连家长被拘留”等虚假后果进行恐吓,迫使未成年人失去反抗意识,乖乖配合。

获取信息:以“解冻账户”“验证身份”为借口,诱导未成年人透露家长手机的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部分甚至要求开启“屏幕共享”,直接窃取金融账户信息。

实施转账:在获取关键信息或操控权限后,骗子迅速通过转账、消费等方式转移账户资金,完成诈骗。

预警:家长、孩子需共同筑牢“防护墙”

针对此类诈骗,岳池公安分别向未成年人和家长发出提醒:

对未成年人: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声称“免费送福利”却索要密码、验证码,或要求“偷偷操作不告诉家长”的,均为诈骗;若遇到“扣费”“拘留家长”等恐吓信息,切勿慌乱,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拨打110报警。

对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明确告知诈骗常见套路;不要将手机全权交给低龄儿童独自使用,支付密码、账户密码绝不向孩子透露;为支付软件开启“青少年模式”“支付锁”,关闭“免密支付”,从技术上降低风险;同时留意孩子上网行为,多沟通交流,若发现被骗,立即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报警。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