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吴颖,男,汉族,197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从2011年起先后担任司法所所长、区委政法委防邪办主任,2020年起担任泸州市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
在泸州市基层治理一线,政法委员吴颖如莲般静植、清香远播。他扎根街道多年,以“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本色和“香远益清”的为民情怀,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带领团队年均调解矛盾200余起,群众满意度超98%。从构建“四级调解网络”到培育百人“莲心调解队”,从“三访三解”工作法到“五心调解法”,他用“莲式工作法”把纠纷化解在楼栋街巷,五年解决群众诉求超万件。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多项荣誉加身的他,被居民亲切称为“小板凳上的调解委员”——不争不抢,多年来,他以柔韧恒久的姿态,在基层沃土中绽放非凡风采。
二十二个金字解开心头“锚”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河面,枉某蹲在岸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早已生锈的渔船铁锚。三年前,他倾尽家底承包的这片河段,如今连一片渔网都不能下水。“五十万啊,就这么漂走了……”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渔民,如今眼里只剩下茫然。环保政策调整后,他的承包合同成了废纸,维权路上盖满红章的申诉材料,摞起来比船桨还高。
转机出现在市信访局的一次专题会商会上。政法委员吴颖仔细翻阅着案卷,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张标满红色问号的河道地图上。十几个部门、两地区划、多重政策交织在一起,让这个案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死结”。“政策调整我们理解,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能没人管。”吴颖合上卷宗,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建议马上成立专班,这个案子必须尽快解决。
在吴颖的执意下,专班的成立让事情有了实质性进展:先后召开7次协调会,邀请环保、水务、农业等部门共同研究政策边界;创新采用“双轨并行”工作法,既严格审核原始投资凭证,又参照同类案例补偿标准;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最终为枉某争取到19.8万元的补偿款。更让枉某没想到的是,莲花池街道还根据他的专业技能,为他联系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下生活总算有着落了。”签协议时,这个朴实的汉子眼眶泛红,声音都有些哽咽。
清晨的阳光洒在街道办事处的门前,枉某双手捧着一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地交到政法委员吴颖手中。锦旗上“疏危解困显担当,一手帮百姓解苦、心系众生、一手理盛世清平”二十二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映照着这位老渔民湿润的眼眶。
“吴委员,这锦旗上的话,是我让上大学的孙子想的。”枉某声音有些哽咽,“您不仅帮我要回了补偿款,还给我安排了新工作,这份恩情……”话未说完,这个在风浪里闯荡半生的汉子已经说不下去。
吴颖接过锦旗,轻轻展开另一面:“理政惠民促和谐,法润万家保平安”。他握着枉某粗糙的手说:"老哥,这不是恩情,是我们的本分。您看这锦旗上的'理'字,就是要我们既讲法理,更通人情。"
围观的群众中,有人小声议论:“听说吴委员为了这事,跑了七八个部门,光协调会就开了十几次。”可不是嘛,我亲戚在隔壁县,说他们那边也有干部来一起想办法。"
锦旗在办事大厅的墙上挂起时,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窗照在上面。吴颖对同事们说:“老百姓送锦旗,不是要表扬我们,是在提醒我们: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他指着“解困”二字:"这个'解'字,左边是'言',右边是'束',就是要我们用真心实意的话语,解开群众心头的束缚。"
这条曾经引发纠纷的河流,如今正焕发着新的生机。而墙上那面锦旗,不仅记录着一个信访积案的圆满解决,更见证着新时代政法干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十年积案的“心莲心”化解
“这批货要不回来,我们全家这十年都白干了!”王某攥着发黄的合同和厚厚一叠信访材料,手指微微发抖。十年前,她倾尽家产支付了80万元货款,对方却迟迟不发货,从此踏上了漫长的维权路。法院判决后,对方早已转移财产,执行陷入僵局。十年间,王某从黑发到白头,从个体工商户到贫困户,这场纠纷几乎压垮了这个家。
2023年春天,此事出现转机。莲花池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吴颖在“大接访”活动中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案子。他翻看厚厚的卷宗,发现这不仅是简单的合同纠纷——对方企业早已破产,负责人因病去世,遗留问题牵扯两代人。“王大姐,您这事,我们街道管到底!”吴颖的话让王某愣在原地。十年来,他听过太多推诿的官话,而眼前这个干部的眼神却格外坚定。
吴颖立即组建专项工作组,创新采用“背对背”调解法,一组人负责协调法院、公安梳理对方企业财产线索,发现其子女名下有一套房产,一组人每周上门陪王某喝茶聊天,在他儿子住院时帮忙联系医院;一组人找到对方家属,不谈债务先聊家常,得知其子正准备考公。三个月后。吴颖把双方约到街道“心莲心调解室”,但特意安排在不同楼层。他拿着王某孙子写的“我想奶奶笑一笑”的卡片给对方看,又拿出对方儿子政审可能受影响的政策文件。最终,对方同意用房产折价偿还80万元。
签协议那天,王某带着全家人来到街道办事处。她摸着鲜红的调解书突然哽咽:“十年了……吴委员,您不知道这笔钱能让我孙子继续上学……”如今,王某在街道帮扶下开了家小超市。他送来的锦旗上,“莲心化坚冰”五个金灿灿的大字,在调解室的墙上熠熠生辉。吴颖常说:“基层干部就要像莲藕,再深的淤泥也要钻进去找突破口。”而这根“藕”,这次终于串起了两家人破碎的心。
莲台共治打造“平安莲盟”新格局
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的大背景下,吴颖将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等六大平台有机整合,打造出400平方米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这种物理空间的整合带来的是治理效能的倍增: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缩短70%,跨部门事项办理效率提升85%。
特别在“治重化积”方面,通过建立“红色代办员”制度,推行“首接负责制”,四年来累计化解积案137件,实现越级访“零发生”。针对辖区老年人口占比高的特点,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防诈莲盟”。创新“红黄蓝三色预警”工作法,根据受骗风险将居民分为三个等级精准防护。组建由退休教师、社区民警组成的“银龄宣讲团”,今年已阻断诈骗案件46起,涉案金额同比下降62%。建立"1+6+N"安保体系。
以综合指挥室为中枢,辐射6个片区指挥站和21个网格前哨。在重大活动期间,通过“智慧平台”系统实现实时监测预警,累计完成38次重大活动保障,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针对特殊群体建立“三色管理”档案,开展“六个一”帮扶(一个帮扶小组、一套帮扶方案、一名结对干部、一项技能培训、一份爱心救助、一条绿色通道)。累计帮助23名社区矫正对象就业,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守护设备100余套,相关做法被省级简报刊发。
吴颖的实践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一是文化治理的在地性,将“莲廉”文化转化为治理资源;二是技术治理的适配性,智能设备应用与人文关怀并重;三是系统治理的协同性,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共治。正如他常说的:“治理要像莲花生长,根系扎得深,茎秆立得直,花开得艳,果实结得实。”这种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的治理创新,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