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人民法院东河法庭:物业纠纷“四诊疗法”巧解千家愁

  
2025-08-21 17:40:33
     

李娜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物业纠纷牵动千家万户,既关乎群众生活品质、企业健康发展,更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旺苍县人民法院东河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主动融入现代化县域治理,创新“四诊疗法”力促物业纠纷高效化解、实质解决。

一是矛盾会诊,找准纠纷切入点。常态化与旺苍县房管事务中心、旺苍县东河镇召开物业纠纷化解分析会,剖析近期县域物业纠纷存在的原因及主要类型,从“解问题”到“找问题”,通过梳理近期房管事务中心、属地乡镇调解,法院受理、委派物业调解委员会化解案件情况,纠纷成因、解决难点及协调事项,提出贯彻落实建议与具体举措,有效找准化解纠纷“切入点”。


二是诉前问诊,营造和谐人居环境。法院与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属地乡镇党委政府、县教育心理协会建立“物业类型化纠纷特邀调解”工作机制。在东河法庭设立“物业纠纷类型化调解平台”,常驻3名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专职负责调解涉物业服务纠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自今年3月调解室成立以来通过诉前及诉中调解物业纠纷60余件。创新“巡回调解”新模式,法庭联合特邀调解员、社区干部到物业矛盾纠纷比较突出的小区,现场开展诉求调处5件,解决居民诉求,从源头上减少各类物业纠纷,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三是诉中分诊,发挥示范指引作用。深入挖掘县域内不同案涉小区矛盾根源,对矛盾较深、争议较大的小区实行“集中受理、集中审理、集中判决(调解)”并及时作出示范性判决。充分发挥“巡回审判”教育引导作用,将庭审现场搬到社区、广场,通过典型案件审理,向广大居民普及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相关法律知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预防类案发生。通过示范判决,城区某小区多名业主主动履行物业缴费义务,共计主动缴纳欠缴物业费20余万元。



四是诉后处方,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司法建议指引功能,敦促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发挥管理职能,加强监督,保障物业企业服务质量和效果。大力开展物业纠纷法治宣传,通过送法进社(小)区活动,指导完善物业服务合同,发布物业纠纷典型案例,制作物业纠纷常见问答,深入普及物业纠纷解决相关法律知识,增强物业企业服务意识和业主的法治意识,从源头减少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数量。


物业纠纷“四诊疗法”将司法为民的温情融入基层治理末梢,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守护万家灯火中焕发勃勃生机。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