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只鸡+600元=多年恩怨清零!金堂县"微说法"巧解十年邻里"鸡毛蒜皮"

  
2025-08-19 12:23:11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近日,一场持续多年的邻里矛盾在金堂县调委会的调解下画上圆满句号。这场因楼顶养鸡、违章搭建引发的纠纷,通过“微说法”之“社区纠纷现场释法”的柔性治理方式,不仅化解了积怨,更彰显了基层法治治理的温度与效能。​


伍大爷与伏某是同单元6楼的单双号邻居,自伍大爷先购房入住后,便在楼顶自家屋面养鸡、堆土种菜。伏某后续购房入住后,要求伍大爷腾空楼顶空间,随后自行搭建棚屋,双方沟通中态度对立,矛盾由此埋下伏笔。后来,伍大爷虽搬至其他小区居住,但仍在原楼顶继续养鸡,引发伏某不满。伏某以影响居住环境为由向相关部门反映后,伍大爷将鸡群转移至自家房内饲养。随着气温升高,室内养鸡产生的异味愈发明显,伏某多次向多部门投诉信访。而伍大爷则针锋相对,指出伏某存在违章搭建问题,强调自己在自有房屋内养鸡与他人无关。双方各执一词,相关部门多次协调均未达成共识。​

为有效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8月12日,金堂县人调协会赵镇分会与社区干部联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其所在社区组织双方开展调解。调解员立足“邻里亲、促和谐、添友情、和为贵”的理念,首先耐心疏导双方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随后结合《民法典》中相邻关系、环境保护及城乡规划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定制化”明理释法:明确指出伍大爷在室内养鸡产生异味影响邻居正常生活,违反相邻权义务;同时说明伏某违章搭建行为的违法性,引导双方认识自身行为的不妥之处。通过换位思考引导,让双方理解邻里相处需互谅互让的道理。​

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共识:一是伏某的违章搭建问题由职能执法部门依法依规按程序处理;二是伏某出资600元购买伍大爷所养的11只鸡,伍大爷负责及时清除房内鸡粪杂物,彻底消除异味影响。协议达成后,双方握手言和,多年积怨一朝化解。​

金堂县调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解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创新路径。首先是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建立“专业调解+行政指导+社区协同”的调解矩阵,同频共振产生了“1+1+1>3”的协同效应;再是创新普法调解新模式,推动“调解现场普法”,将纠纷调解过程转化为生动的普法实践,让当事人在解决具体矛盾中学习法律知识,实现“调解一起纠纷、普及一类法律、教育一方群众”的综合效应;最后是长效治理新机制的建立建全,将法治宣传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终端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从“一时调解”向“长效和睦”提升,切实筑牢基层和谐稳定的法治根基。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