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青神县面对这场与高温的“持久战”,青神县供水、燃气部门以科技为刃、责任为盾,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强化设施运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效等举措,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用气需求,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筑牢“安全线”。
在青神川环水务有限公司中控室内,大屏幕实时跳动着全县水压、流量数据,工作人员紧盯屏幕,精准掌握全县600余公里管网的运行状态。“高温天气下,居民用水需求激增,我们提前对全部设施设备进行了‘体检’,确保其运转正常。”公司副总经理王四维介绍道,针对高温天气,加强了对供水源头原水水质检测,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应急处理措施。
据悉,全县日供水量已达3万立方米,较往年增加7%,创历史新高。应对持续高温带来的供水压力,青神供水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实现管网压力、流量、水质等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通过精准调度确保水压稳定。
“过去靠人工巡检,效率低且难以及时发现隐患。现在有了智能系统,一旦数据异常,系统自动报警,我们能第一时间响应。”王四维表示,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供水效率,更保障了居民用水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青神县的供气保障同样“严阵以待”。在青神华龙天然气公司调压站内,技术员手持激光甲烷检测仪,对管道接口进行细致扫描,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隐患。“高温天气下,燃气管道接口、阀门等部件容易因热胀冷缩产生泄漏风险,我们每天进行两次全覆盖巡检,确保管网安全运行。”生产保障中心主任牛堃介绍,我们还通过燃气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全县202公里燃气管网的压力、流量等数据,当日供气量已攀升至15万立方米,全力满足居民和企业用气需求。
“巡检+监控”的双重保障机制,为燃气安全供应构筑起坚实屏障。下一步将统筹巡检维护、隐患排查整改等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应急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确保青神县夏天然气安全平稳运行。
在这场与高温的“持久战”中,青神县供气、供水部门以科技为支撑,构建起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方位保障体系。智能监测系统、激光检测技术、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一道道科技“防线”与责任“盾牌”紧密衔接,从水源地到千家万户的燃气灶,从管网巡检到数据支撑,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共同守护着城市的“生命线”。
(吴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