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食安e法庭”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2025-08-18 15:00:06
     

杨伟 刘丹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一多

近日,成都华丰食品城一商户与合作伙伴产生的买卖合同纠纷,经成都市双流区法院“食安e法庭”调解一个月圆满化解。这是“食安e法庭”护航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2025年6月,某商户向“食安e法庭”驻点调解员求助,称其于2025年初向其合作方供货后,双方约定“货到付款”,但对方屡次拖延支付,累计欠付货款达6万余元。尽管商户多次催告,对方也曾承诺付款节点,却始终失信违约,让商户陷入经营困扰。

接到求助当日,调解员刘丹立即开展行动,仔细核查证据材料、逐项梳理案件事实,确认本案事实清晰——双方已完成对账,欠款金额、支付时间约定明确,且付款期限早已届满,债务人属无正当理由拖欠。

秉持“公平公证、以和为贵、最小损失”原则,刘丹当日开展调解。一方面,联系债务人核实欠款金额,对方对债务无异议;另一方面,清晰阐明拒不履行付款义务的法律风险与责任后果,形成有力法律震慑。


在调解员专业耐心的沟通下,债务人态度明显转变,主动提出分期支付方案,商户也表示理解认可。后债务人如期履约,在一月内全额付清6万余元欠款。长期困扰商户的难题彻底解决。8月初,刘丹回访时,商户再次对“食安e法庭”的调解服务表达了高度认可与由衷感谢。

本案是“食安e法庭”前端解纷、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范例。一是效率高、成本低:避免漫长诉讼程序,一个月内快速回笼资金,极大减轻企业诉累,保障经营活力。二是对抗弱、关系缓:通过调解员柔性沟通,在依法维权的同时最大程度维护商业合作关系,减少对立情绪。三是压力显、履行快:调解员释明法律责任,形成有效督促力,促使债务人主动履行义务。四是源头治、减诉累:将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端,防止矛盾升级,节约司法资源,切实降低企业维权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