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璀璨的成都世运会闭幕式焰火腾空而起,在蓉城的夜空粲然绽放,随着世运火炬的缓缓熄灭,成都世运会圆满落幕。
2025年8月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开幕。作为成都世运会的主要赛区之一的新都赛区,承担了软式曲棍球、轮滑、棒垒球3个比赛项目的举办。作为赛事顺利举办的核心保障力量之一,在十二个昼夜的平安护航中,成都新都公安聚焦“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以精细化筹备、专业化护航筑牢赛事的安全屏障,以忠诚坚守兑现了护航世运的平安之约。
首赛之地的护赛担当
“今天是世运会的第一场比赛,最后一次赛前场馆巡检一定要细致再细致,重点区域的安防设备联动测试必须全员过关。”8月6日凌晨5 时,成都新都公安治安科副科长、香城软式曲棍球场馆中心副主任邓雷的声音在电台中传遍场馆各个执勤点位,这是首赛日启动“赛前3小时全要素巡检”的指令。
随着软式曲棍球两队交锋第一杆的精准挥出,成都世运会首场比赛在香城软式曲棍球场馆正式拉开战幕,与之相隔8公里的新都兴城垒球场馆也同步迎来首场垒球对决。
作为世运首赛的见证地,新都赛区交出首份答卷:赛区场馆氛围拉满,服务举措温暖周到,安全保障高效有力。从运动员抵达、热身到比赛,流线清晰顺畅;场馆内,设施设备运转良好,观赛保障有力。“场馆指引很清晰,让我们感觉很温暖。”一名外国工作人员的点赞,印证着香城软式曲棍球场馆“安全+服务”保障机制的成效,是用脚步丈量、细致保障勾勒出的护赛担当。
组合拳里的赋能提质
8月17日下午,在新都兴城垒球赛场进行的女子垒球决赛中,决出了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最后一枚金牌,至此,本届世运会的所有项目全部完赛。从世运首场比赛到最后一块金牌,赛事安全有序的答案就藏在“机制打底、科技赋能”的组合拳里。
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的新都兴城垒球场馆,是新都赛区唯一的全室外赛程的场馆。场馆没有承办国际大赛的经验,阳光、风雨都可能成为影响赛事安全的“变量”,“动态环境”对赛场的护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月底,一场场馆入口拥堵处置演练在此展开。演练中,场馆内外部的安保警力在相关工作组的紧密配合下,迅速启动联动处置机制,高效完成人员分流、秩序疏导,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为应对突发状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赛事开赛之前,这样的联合演练已成为常态。涵盖突发情况处置、交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数次演练,让不断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成为安全护赛的有力抓手。
“以前全靠人眼盯,难免会有疏漏,现在有了科技的助力,我们的‘眼睛’更亮了。” 场馆中心副主任代文峰介绍道。在场馆安保指挥所内,电子屏被分割成数十个画面,实时呈现着各区域的人流密度、关键点位的详细画面,以及气象部门推送的精准天气预报。
升级后的 AI 安防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调度指令借助大数据快速流转,实现了“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精准目标。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安保警力能够及时掌握场馆内的各类动态,提前预判潜在风险,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长赛程的平安答卷
成都世运会轮滑项目赛程11天、赛事97场,参赛运动员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将产生23枚金牌,是成都世运会赛程最长、产生金牌最多的项目之一。
“长赛程最考验耐力,对此,我们总结出‘三班工作法’,即早班抓隐患排查、中班保观赛秩序、晚班做收尾复盘。”负责轮滑场馆安保的成都新都公安斑竹园派出所副所长文凯道出了应对长赛程的秘诀。
夜幕降临,晚班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收尾复盘,他们将当天的工作情况逐一汇总,在复盘会上深入讨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仔细打磨每一个细节,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不断探索护赛的最优解。同时,安保工作组推出“四岗联动”机制,秩序维护岗前置化解矛盾,巡逻防控岗实时处置隐患,应急备勤岗随时增援补位,外围安保岗全时在岗护航,让安保工作更精准、更贴心。
这道细致打磨的成都世运会轮滑赛事的安全防线,让选手比赛舒心、群众观赛安心,让最长赛程的安全地基稳如磐石,为世界的精彩舞动写下最生动的平安答卷。
烟火香城的贴心护航
8月13日,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项目的决赛现场,场馆看台上人流如潮。“小朋友,小心台阶。” 民警杨天翠俯身为孩童指引方向,温和的声音穿透喧闹的人群。面对观众此起彼伏的咨询求助,她总是第一时间停下脚步耐心回应。带着双胞胎观赛的市民刘女士感慨道:“看到警察同志在身边,看比赛很安心。”这温情一幕,正是世运会安保服务的生动缩影。
赛场内外,一张高效联动的安全网络悄然织就。安保警力与各相关工作组形成“巡逻防控—应急处置—服务群众”的闭环体系,通过实时通讯调度,确保突发情况在3分钟内响应处置。
安保工作不仅要筑牢安全防线,更要让观赛体验充满温度。
各场馆警务站内设立的“便民服务点”,整齐摆放着医疗急救箱、赛事指南等物品,成为观众身边的“贴心小站”。“遇到问题能及时处理,这种细致服务让人心里暖暖的。”观众李先生的真切感受,道出了服务升级带来的舒心体验。
当赛场内的竞技激情落幕,城市的夜间活力正渐入佳境。警车缓缓驶过霓虹闪烁的街角,民辅警的身影穿梭在热闹的夜市摊点间。“感觉现在逛夜市心里特别踏实。”家住桂湖街道西街的李大姐,道出了市民对夜间治安的安心感。成都新都公安立足“亥时警务”守护,用精准防控、科技支撑与多元共治,为城市夜晚经济发展撑起“平安伞”。
“平安”从不是静态的词汇,它藏世运焰火燃尽后夜空闪烁的星群,藏在写字楼的霓虹交辉里,藏在老街孩童奔跑的笑声里。当第一班地铁碾过轨道,当最后一盏窗灯熄灭在楼宇,公安民辅警们仍在一笔一画地续写着关于平安护航的故事。
护赛卫城,为成都世运会闭幕式之夜的月色圆满,更为每一个平安的夜晚。
(新都公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