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溪县这片充满翰墨书香的土地上,有一位身影始终活跃在基层一线,他就是蓬溪县普安派出所所长梅伊。他是三闯火场救人、连续48小时转移洪水围困群众的“逆行勇士”,更是扎根基层16年,用爱与责任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书乡守未人”。16载春秋,他以创新机制为笔,以实际行动为墨,在川中大地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青春篇章,用藏蓝身影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三融六联:打造未保“公安方案”新模式
7月4日深夜,蓬溪县普安派出所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警用对讲机声音打破。“初中女生小高有自伤倾向!”这声预警如同一道尖锐的警报,瞬间揪紧了所里每个人的心。梅伊反应迅速,像一阵疾风抓起警服就往外冲,同时大声安排:“走,赶紧联系心理教师和街道社工!”短短几分钟,一支由民警、心理教师、街道社工组成的“守未先锋”团队迅速集结,风驰电掣般奔赴现场。
这是梅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成立以来的第21次紧急行动。每一次,梅伊都冲在最前面,坚定的步伐、急切的神情,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与危险较量。每一次出击,都是对鲜活生命的尊重与守护;每一次奔赴,都在宣告着他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坚定决心,那份决心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梅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是遂宁公安首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项站。它在蓬溪县公安局梅伊工作室的基础上,整合警务实战经验与教育保护资源,以“党建引领、情感育人”为核心理念,构建起“预防-干预-守护”全链条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着力培育具有蓬溪辨识度的未成年人关爱品牌。
梅伊深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守护。于是,他将遂宁公安“三融六联”机制大胆创新,巧妙应用于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精心构建起一张严密而温暖的保护网络。
在力量融合方面,他积极联动教育、卫健、妇联等12个部门,组建起强大的未保联盟。法治副校长们像一群守护天使,带着满满的责任感,带队开展“夜间护学岗”。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他们便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用温暖而坚定的身影,为孩子们的上下学安全保驾护航。
目标融合上,他推动平安建设与成长护航并重。依托蓬溪县公安局智慧警务,搭建起“不良行为预警模型”,如同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装上了一双“智慧之眼”。通过这个模型,精准查处违法行为10起,提前阻断风险32起,纠正涉未交通违法行为500余起,让风险在萌芽状态就被有效遏制。
行动融合中,实现了“六联”闭环。信息联采,如同给每个高风险未成年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成长轨迹;风险联排,启动“红黄蓝”分级响应,像给不同风险程度的孩子贴上“警示标签”——红色代表高度危险,需立即介入;黄色表示有一定风险,需密切关注;蓝色则相对安全,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安全联防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覆盖辖区内每一所中小学,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无忧无虑地学习成长。
自机制运行以来,辖区涉校警情下降37%,校园欺凌类警情更是骤降19%。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梅伊和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是“三融六联”机制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发挥的强大效能。
三心四维五联:护航青春成长之路
“初心守护传承为民本色”,39岁的梅伊,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痕迹,白发悄然染上双鬓,但群众依然亲切地称他为“泥腿所长”。这个称呼里,饱含着大家的喜爱和敬重。他就像一位贴心的老大哥,总是穿着那双沾满泥土的鞋子,走街串巷,深入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身边。
他把“伊言伊行”调解法巧妙转化为化解校园矛盾的“心灵解码沟通术”。每当校园里出现矛盾纠纷,他都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用温和的话语、耐心的倾听,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化解他们心中的疙瘩。未成年工作保护站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12名厌学青少年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方向,重返课堂。孩子们说:“梅所长的手有泥土味,很踏实,就像爸爸的大手,给我们安全感;说话带着太阳的暖,很贴心,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
“匠心守护淬炼专业利刃”,“守未先锋”团队是梅伊精心打造的未保尖兵。这个团队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由心理专家、案侦能手、社工骨干组成,各有所长,专攻性侵、校园暴力、欺凌等案件,推行“一案一专班”机制。在处置每起校园欺凌案件时,团队成员像一群细心的侦探,运用侦查思维溯源家庭教育症结。他们通过“法治夜校”“家校矛盾调解室”等创新宣防方式,耐心与家长和孩子沟通,像一盏盏明灯,照亮孩子和家庭之间隔阂的黑暗角落。最终,6名孩子与家庭解开隔阂,重新投入学习,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五联机制”以“联”破壁,构建起党政主导、多元协同的未成年人保护共同体。情感联通方面,组建120名网格员“护苗观察员”队伍。这些网格员像一群敏锐的哨兵,分布在社区各个角落,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动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机制联动上,制定全市首个《警校未保责任清单》,明确各方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像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画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资源联享中,改造派出所用房建成“一站式”调解取证中心,为受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维权场所。推行“党员先锋领责”,民警兼任校园法治副校长,像一群法治使者,为孩子们传授法律知识;教师担任“心理守门员”,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社区党员认领“护苗责任田”,像一群辛勤的园丁,呵护孩子们的成长。成效联评将未保纳入派出所业务评估占比30%,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维育人”织就全域守护网络。从法治维度,开设“法治小卫士体验课”,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还创作了非遗主题安全作品100余件,这些作品像一颗颗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心理维度,建立动态筛查体系,对高危学生启动24小时响应,像给孩子们的心理上了一把“安全锁”。社会维度,发动各方力量组建300人“书乡义警”护苗队,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有着共同目标——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发展维度,定制“小小安全员”实践课程,孵化青少年自治力量,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自我保护和关心他人。
当留守儿童李某因逃学被列入黄色预警,民警联动网格员家访、学校定制补习课、心理教师同步疏导,像一场爱的接力赛,最终李某成功返校就读。其父含泪感慨:“比破案更了不起的是救心!你们真是我们家的恩人!”这朴素的话语,是对梅伊和团队工作的最高赞誉。
时代答卷:藏蓝辉映蒲公英
夜幕降临,蓬溪县普安派出所里,一块蒲公英灯牌温柔亮起,这是工作站的文化标识。柔和的灯光,像蒲公英的种子,带着法治的光芒,随风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梅伊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天的工作和心得。他轻轻抚摸着笔记本,写下:“从救火场到护苗田,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这句话,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他前行的道路。
这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900余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耕耘者,正以“三融六联”机制为骨、“三心四维五联”为魂,在川中沃土上精心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青春版的核心要义。
当警察蓝与青春红交相辉映,一幅“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善治新图景,正在翰墨之乡蓬溪县徐徐铺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梅伊和他的团队像一群守护天使,用爱和责任,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灿烂的蓝天。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守护,从未停歇。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值得用一生去守护。
蓬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