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通知书背后的“法官妈妈”

  
2025-08-14 12:37:40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祝妈妈,我考上啦!”近日,一个男孩飞奔进彭州法院巧姐党员法官工作室,一把抱住法官祝增巧,祝增巧接过男孩递过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不已地说:“好孩子,太好了!”


初遇:台账标记的星号

六年前一个普通的午后,祝增巧作为磁峰中远学校的法治校长,在翻阅学生家庭档案时,一个特别的学生小杨引起了她的注意,小杨的父亲在他三岁那年因救援3名溺水的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夜之间,小杨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小杨父亲被追授了“见义勇为英雄”称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小杨母亲的肩上。为了生计,小杨母亲日夜奔波,辛苦操劳,便再无时间顾及孩子的教育,小杨也因为疏于管教学习成绩较差,升学的希望不大。

“这个孩子得多多关注。”祝增巧默默思考着,在台账本上标注星号,决定对他实施“一对一”关护计划,一场长达六年的守护悄然启幕……

陪伴:以爱为翼的耕耘

此后,祝增巧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小杨的学习生活中。每次去学校,她总抽出时间与小杨谈心,用温暖的话语给予小杨力量。她还时常到小杨家了解他的近况,为他添置学习资料,填补亲情空缺。小杨亲切地称呼她为“祝妈妈”。在“祝妈妈”日复一日的关护下,原本对学习缺乏兴趣的的小杨慢慢发生了变化,眼中重新闪烁起了对知识的渴望,成绩也开始慢慢提升。

虽然小杨的成绩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因基础差、底子薄,他的中考成绩并未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为了帮助小杨圆求学梦,祝增巧查询了许多资料,整理了对“见义勇为英雄”家属的相关帮扶政策,同小杨一起按规定进行申报,最终小杨被彭州某高中录取。她的努力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阴霾,照亮了孩子的未来。


圆梦:司法温情的收获

小杨进入高中后,祝增巧的帮扶仍未停步,她持续关心小杨的学习生活,用自己的求学故事和工作心得鼓励他。后来,小杨发现自己对体育特别感兴趣,在这方面有一定天赋,于是便走上了体育特长生之路,小杨说:“训练虽然很辛苦,但祝妈妈的鼓励就是我前进的动力。”

小杨曾说:“我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像祝妈妈一样帮助更多的人。”最终,他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考取本省一师范大学。拿到通知书的第一时间,他直奔巧姐党员法官工作室,给祝妈妈报喜并送上感谢信。

“您的关心和教导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懂得坚持和努力的意义!”这个曾在学习路上迷茫挣扎的孩子,如今成长为一个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巧姐党员法官工作室的成员也为小杨送去助学金,助力新征程。

从初一到考入大学,六年帮扶守望路,祝增巧以法官之责、“校长”之名、“妈妈”之爱,为小杨注入司法正能量,深刻诠释着彭法工匠们“公义善德、至臻致远”的初心与使命,让法治温情在成长土壤里,滋养出参天大树。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