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检·映巴山”品牌守护红色根脉 红军制盐旧址重焕荣光  

  
2025-07-31 17:53:2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张伟

7月30日,巴中市检察院发布“军地检·映巴山”军地检察协作品牌,以法治力量守护红色根脉。三年来,军地检察机关办理涉军公益诉讼案30余件,让2218座红军烈士墓重获庄严,濒危石刻标语获60万元维修资金。  


2024年5月,通江县检察院接到志愿者紧急反映:省级文保单位“川陕省盐井河盐厂旧址”遭垃圾围困、洞口被养殖棚侵占,瞻仰道路完全阻断。这座300平方米的天然岩洞,承载着1933年苏区群众凿井制盐、打破敌人封锁的壮烈历史。经无人机航拍取证,责任镇政府仅竖立标识牌却未落实日常管护,致使革命文物沦为“废弃角落”。  

军地检察雷霆出击!依托川陕渝军三省十地共建的红色文保跨区域协作机制,通江县检察院与成都军事检察院同步启动行政公益诉讼。2024年7月3日联合发出检察建议,要求限期清除违建、疏通道路、建立长效管护。9月3日跟进监督确认道路畅通、环境显著改善,案件圆满办结。

此案是巴中市检察机关与解放军成都军事检察院合力打造“军地检·映巴山”品牌的实践缩影。该品牌聚焦涉军检察职责,通过机制共建、案件联办、触角延伸,服务强军兴军。  

未来,“军地检·映巴山”将持续拓展协作广度深度,在司法救助、军人未成年子女保护等多领域发力,并强化品牌示范,为全国深化军地检察协作贡献“巴中样本”。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