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近日,成都市郫都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走进一位年轻妈妈,凌乱的头发,松松垮垮的衣服,一只手抱着几个月大的小奶娃,另一只手则推着一辆婴儿车。工作人员见此情景大步走上前了解状况,年轻妈妈哽咽道:“离!我来离婚!今天必须拿到离婚证!”
经了解,赵某与王某2014年结婚,婚后育有两子,大儿子虽已年满10岁但伴有自闭症,手中抱着的小儿子6个月,还在哺乳期。产后的焦虑,王某的不理解与之争吵,柴米油盐的日常,再加上婆媳间的龃龉,已经压得赵某喘不过了。所以,独自带着襁褓中的小奶娃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不知道怎么准备材料。为预防赵某情绪波动更大,一名工作人员将其带入独立的调解室,对其进行要素式起诉状的引导填写,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担任起了“代理母亲”的职责,将哭闹的小奶娃抱着进行安抚。
鉴于案件实际情况,为了妥善解决双方的矛盾纠纷,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方面主动拨打赵某丈夫王某的电话,请他到法院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另一方面立即与法院处理婚姻家事案件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老师取得了联系,合力开展化解工作。在开展调解工作过程中,她们并没有急于评判是非对错,而是循着“先降温、再破冰、后解结”的思路展开调解。在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解,夫妻双方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到沉默流泪,再到双方看着小奶娃相视而笑。
随着赵某主动提出:“不离了,我不离了!”,此案在纠纷阶段得到圆满地解决。下一步,成都市郫都区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的宗旨,用司法温度守护家庭和谐,为社会稳定贡献应有的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