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微检治”工作体系 崇州检察纵深推进毒品犯罪综合治理

  
2025-07-28 16:08:37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近年来,崇州市检察院依托“微检治”工作体系,组建微专业禁毒团队,延伸毒品治理触角,建立基层点位“微检治”禁毒检察官联络站,以创新治理模式、从源根治难题、数字技术赋能、开展普法宣传等,织密禁毒防护网,主动融入基层前端治理大格局,形成“溯源+打击+治理+预防”综合治理模式。近三年来,区域范围内毒品犯罪明显减少、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探寻治理新路径 提升禁毒工作质效

崇州市检察院创新“检察+治理”新模式,主动融入前端治理,联动各区域禁毒社工力量,系统推进吸毒人员全面管控、分类管理工作,对部分区域登记在册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实现100%管控,有效实现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督。同时,指派禁毒检察官入驻禁毒“微检治”联络站,拓展农村毒品问题治理触角,打通农村毒品治理“最后一公里”。创新“检察建议+法律监督专项报告”新模式,针对需要治理的社会问题创新采用递进式法律监督路径,对于办案中发现的个别社会治理隐患,优先依托办案制发个案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若监督效果未达预期,及时发出类案检察建议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进行系统性、行业性治理,仍未取得良好效果的,最终形成专项法律监督报告,由点及面打造“个案-类案-专案”三级递进式法律监督,实现问题有序性、实质性解决。

强化源头管控 系统根治毒品难题

崇州市检察院立足“微检治”禁毒检察官联络站,强化快递行业管控,以快递网点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禁毒知识宣传,督促企业落实“实名收寄、开箱验视”工作,严把寄递安全关口,提高从业人员对新型毒品鉴别能力,引导寄递企业排查涉毒隐患,从源头切断涉毒物品寄递通道。同时,强化戒毒人员再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社区戒毒人员谈话教育活动,及时针对戒毒期限即将届满人员进行再教育,促使吸毒人员重新改过。

大数据“智治” 创新监督治理模式

以检察大数据为依托,开展“梳症结、深调研、问需求、重问效”四步走监督模式,深度剖析毒品案件高发区域与重点行业分布态势,精准定位案件多发地点,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做好“一案一策精准处置”,针对禁毒犯罪靶向施策。通过对某街道发出检察建议后,该街道经过整改涉毒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8%。“云尚检”大数据平台同步建立毒品问题专项模块,积极构建“涉毒线索举报+吸毒人员管控”模式,实现需求响应率100%,运用大数据破解毒品社会治理难题初显成效。

全方位预防宣传 增强全民禁毒意识

崇州市检察院联合法院将部分毒品案件庭审活动搬至联络站,以案释法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以庭审教育释放法律权威。将联络站作为禁毒宣传的“前端哨所”,以派发禁毒宣传资料、周边物料的方式扩大辖区内禁毒宣传覆盖面,单次活动覆盖宣传对象达500余人次。通过对社区戒毒人员公开讲课,深入群众履职,延伸贴近群众的纽带,增强群众防毒、拒毒能力,营造更加浓厚的全民禁毒氛围。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