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途知返”到“重燃星火”

  
2025-07-28 16:11:00
     

李宗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季 实习生 赵语含

屏山县司法局中都司法所所长李宗杰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不是高墙电网内的监狱,而是身边烟火袅袅的社区。

在这里,有一群特殊的“居民”——社区矫正对象;也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基层司法所的同志们。李宗杰和同事们的工作,关乎法律的尊严、社会的安全,更关乎一个个迷途的灵魂能否重获新生!


暴雨夜里的“失联”

2018年8月16日,中都镇,暴雨如注。

深夜11点,洪水警报刺破夜空。李宗杰和所里唯一的同事死死盯着电脑屏幕——一个本该在家中的定位信号,突然漂移到了荒山深处!

电话一遍遍拨出,回应李宗杰的只有冰冷的机械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那一刻,李宗杰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他在哪儿?是山洪冲垮了道路?是滑坡掩埋了信号?还是……他故意趁着天灾人间蒸发?

顾不得狂风暴雨,李宗杰和同事一头扎进漆黑的雨幕。泥浆没过膝盖,雨水灌进领口,手电筒的光在暴雨中微弱得像随时会熄灭的烛火。两个小时后,李宗杰在山沟里找到的,是一部屏幕碎裂、浸满泥水的手机。而它的主人——社区矫正对象朱某,却不见踪影。

那一夜,李宗杰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负重前行”。湿透的衣服,没膝的泥潭,手里攥着摔碎的手机,心里压着失踪的人和待审的卷宗,而肩上扛着的,是“司法所”三个沉甸甸的字,和他背后千万家庭的安宁。


一通凌晨三点的电话

就在李宗杰和同事濒临绝望时,凌晨三点,办公室的电话突然炸响!听筒里传来几乎被风雨撕碎的声音:“所长!我是朱某!邻居的房子被冲塌了……我拽出来三个人!”“我腿让石头砸了……定位手环也没反应了……”“您……您能找医生来吗?我撑不住了……”

那一刻,李宗杰攥着话筒的手在发抖!两小时前,李宗杰还在揣测他“擅自脱管”;两小时后,他却在洪水中托起了三条人命!

李宗杰和同事翻山越岭寻找的,是一个“失控的隐患”;而朱某豁出性命去做的,是“救人的英雄”!定位手环会断电,但人心里的光,永远不会熄灭。

当朱某砸开受灾群众铁窗的那一刻,他砸碎的何止是枷锁?同时他也砸碎了“曾经迷失的过往”!是社区矫正对象“蜕变转身”这四个字的完美诠释!

从“迷途”到“灯塔”的蜕变

有人总在抱怨“有责无权”,可是否给了社区矫正对象足够“值得负责”的机会?有人总在强调“监管到位”,但真正的“到位”,究竟是电子围栏的精准,还是人性的复苏?

朱某坏掉的定位手环,至今锁在李宗杰的抽屉里,它时刻提醒李宗杰:电子手环拴不住人心,但信任能点燃希望;暴雨能冲垮信号基站,但冲不垮一个重生者挺直的脊梁。

给责任配上权力,社区矫正法明确了社区矫正刑事执法权,也明确了责任部门联动、社会力量的依法参与。给信任配上机会,社区矫正对象不是“社会累赘”,而是潜在的“建设者”。建立激励机制,让他们在公益活动、技能培训中找回价值。给理想配上铠甲,完善心理干预体系,让每一个“朱某”不必等到灾难来临,才证明自己也是“好人”。

让社区矫正工作的荣光照破迷茫、暖透寒夜;让社区矫正工作成为迷途者回归路上的一盏明灯,只有这样,才能让洪水中托举生命的“朱某们”,不再是偶然的英雄,而是千千万万被灯塔照亮的灵魂。他们会高擎火把,转身对深渊呐喊:“我来过,我跌倒过,我已重新站起来!”

(作者:李宗杰 屏山县司法局中都司法所所长)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