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与社区普法工作的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7月8日至17日,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走进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街道喜安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知趣相携,童心筑梦”-关爱行动“七彩假期”教育帮扶及普法宣传活动。
他们围绕文化传承、科学启蒙、实践赋能三大维度,融合艺术、体育、安全思政等内容,设计多学科课程体系,在助力孩子们收获知识与成长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播撒法治种子,为培养其法治意识奠定基础。
文化传承:感知传统魅力
文化传承课堂以“感知传统魅力,涵养艺术素养”为核心,通过多元形式搭建传统文化与孩子们的连接桥梁。剪纸课上,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剪刻对称纹样,帮助他们理解“镂空艺术”的文化内涵;水拓漆画课中,孩子们亲手滴注颜料,体验非遗技艺“以水为纸、以漆为墨”的灵动,感受传统美学的自由意境;手绘民族服饰课和音乐课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民乐与现代乐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感知力。
科学启蒙:激发探索热情
科学启蒙课程聚焦“动手实践促认知,趣味探索燃好奇”,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在科学探究中培养规则意识与理性思维,为法治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从“魔法光学”切入的物理课上,志愿者通过光影游戏讲解折射原理并指导孩子们用纸板、镜片组装简易VR眼镜,借助虹吸、浮沉子演示,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压强与浮力的奥秘,在操作中建立对物理世界的具象认知。在“微观世界大冒险”旅程中,孩子们通过动画短片和显微视频认识微生物形态,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黏土捏制“细菌小怪兽”,加深对微生物结构的记忆。“数字迷宫”“速算接力”等团队游戏,让孩子们合作破解数字谜题、比拼速算速度,提升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发现数学的趣味。
实践赋能:培养动手能力
实践赋能环节紧扣“立足生活场景,提升综合素养”,将能力培养与社会认知相结合。生活技能课上,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收纳盒和花盆,学习“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树立节约意识。思政与爱国主义教育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小组讨论,传递“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法律责任”,厚植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而“家庭安全微剧场”,教孩子们演示了电器过载、易燃物堆放等隐患问题,在讨论“如何避免危险”的过程中,深化了用电防火的实用知识,并让孩子们知晓“遵守安全法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
此外,“音乐椅子大冒险”“三人四足”等团队游戏在增强了孩子们体质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在每日作业辅导时段,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解答数学难题、纠正英文发音,帮助他们高效完成假期作业,兼顾学习和成长,使暑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此次“知趣相携,童心筑梦”-关爱行动“七彩假期”教育帮扶及普法宣传活动,在志愿者、社区老师与孩子们的携手努力下圆满落幕,并得到了当地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活动结束后,服务队收到了来自喜安社区居委会的感谢信。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文化传承、科学启蒙、实践赋能等精准服务,为社区儿童搭建起成长平台,既填补了暑期儿童关爱服务的空白,也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社区治理格局注入了青春力量,同时,也为社区儿童提供了有温度、有深度的普法服务,以青年担当助力法治四川建设,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普法答卷。
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家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扎根基层的实践,不仅深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认知,更让青春力量与儿童成长、社区发展同频共振,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能参与基层服务的新时代青年积累了宝贵经验。
彭盛伊 陈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