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 王倩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一多
“法官,我发现被执行人的鸭子了!”6月16日上午,成都市双流区法院“执行110”警务指挥中心值班室的电话骤然响起,一起因买卖鸭饲料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迎来转机。
案情回溯至2021年,黄某某因拖欠干某某鸭饲料货款4万余元被诉至双流区法院,法院查明事实后,依法判决黄某某支付货款4万余元及利息。但判决生效后,黄某某始终未履行付款义务,干某某遂于同年申请了强制执行。然而在首次执行中,法院虽穷尽调查措施,但因未发现黄某某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不得不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2025年盛夏,这起“沉睡”案件因新发现的财产线索被重新激活,执行局迅速研判案情,制定执行方案,并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紧锁的大门,干警们站在烈日下,隔着门耐心释法说理:“黄某某,逃避不是办法,今天不解决明天还是要面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干警的制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在持续劝说下,黄某某态度逐渐松动,大门缓缓打开……执行干警再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黄某某拒执的法律后果。最终,黄某某点头表示愿意配合执行,并当场履行了支付义务,付清了全部欠款。至此,这起历时四年的执行案件正式执结。
“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法院还能帮我要回这笔钱!”申请执行人干某某激动地说。一周后,他专程送来锦旗“依法为民做主 办案雷厉风行”,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下一步,双流区法院将始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共建诚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