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高原,青稞抽穗,生机盎然。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助力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17日,炉霍县法院联合炉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炉霍县黑青稞产业园核心企业——炉霍密奇奇食品有限公司、鲜水金谷粮食加工有限公司、甘孜藏麒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问需于企”法治营商环境调查与普法宣传活动,以法治甘霖精准滴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沃土。
精准把脉 倾听心声知需求
活动伊始,法院干警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三家企业进行深度走访调研。干警和企业负责人、一线管理人员围坐在一起,先是向企业负责人发放法治营商环境调查表,借这份问卷摸清企业的真实需求;随后认真倾听企业在合同履行、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合规经营等方面的痛点与堵点。调研不是形式,而是为了精准掌握企业在法治层面的真实“渴求”,为后续提供更贴心的司法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实地问诊 安全规范“入车间”
工作组一行在相关企业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密奇奇、鲜水金谷、藏麒公司的生产车间,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中,黑青稞经过清洗、研磨、加工,变身成一袋袋营养丰富的青稞粉、一把把营养健康的青稞挂面、一块块精致的青稞糕点。
看着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藏区特色农产品通过标准化加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工作组一行人员深切感受到企业在传承民族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担当与活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我们会持续跟踪企业需求,让法律成为你们开拓市场、做大做强的坚强后盾。”张梅法官的话语里满是期许。
普法宣传 播撒法治“及时雨”
针对企业高频涉及的法律领域,法院干警以生动案例解读劳动法有关条款,从劳动合同签订到社保缴纳、工伤处理,全方位解答职工关心的劳动权益问题,助力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结合最近审理的合同纠纷案件以案释法,从合同订立的“防坑要点”到违约责任的“化解之道”,帮助企业筑牢合同风险“防火墙”;结合当下新型犯罪特点,重点剖析AI诈骗的常见手段与识别技巧,提醒企业警惕技术外衣下的法律陷阱,守好企业资金安全防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则结合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就生产规范、质量安全控制等环节提出专业建议。
现场答疑 解开经营“千千结”
“职业打假人故意买了过期产品,要求十倍赔偿,我们必须给吗?”藏麒公司的负责人率先提问。
“关键看对方是不是‘消费者’。”拉初法官条理清晰地回应,“如果明知过期还大量购买,以索赔为业,这种情况法院可能不支持‘十倍赔偿’,但企业仍要及时下架过期产品,履行食品安全责任。”
“员工突然说走就走,没提前通知,当月工资该发吗?”密奇奇的负责人紧接着问。
“工资得发,但如果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给企业造成损失,比如耽误了订单生产,企业可以追偿——前提是能证明损失和离职行为直接相关。”市监局工作人员补充道。
青稞的香气还在空气中萦绕,法治的种子已悄然在企业扎根。此次法治营商环境调查与宣传活动,如同一次温暖的“法治串门”,让企业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心贴得更近。炉霍县人民法院与炉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企业的需求清单变成服务清单,用更精准的司法服务、更有力的监管保障,为黑青稞产业园的企业保驾护航,让这份带着高原温度的特色产业,在法治的护航下香飘更远……
(李璐 沈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