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市委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和保障中心大局;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公益诉讼与数字检察深度融合;深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构建公益保护协同共治;加强公益诉讼检察队伍建设,坚持品牌引领发展。
7月17日上午,绵阳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品牌推介会召开,推介“富乐益+”公益诉讼检察品牌矩阵,发布公益诉讼检察品牌优秀案例。
5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2226件
近5年,绵阳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秉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价值追求,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全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绵阳市委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决策部署,贡献了绵阳检察力量。
近5年,绵阳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探索专业化团队办案模式,以品牌化团队建设凝聚办案力量,在办案中锤炼团魂,以团魂促进高质效办案,形成由“智检”“涪益安澜”“益富益乐”“逐花益海”“梓禾稻花香”“盐益禾泽”“益路潼行”“炬达蜜纳”“熊猫家园”“江益行”“益科新”“益行三江”12个子品牌共同组成的“富乐益+”绵阳公益诉讼品牌矩阵,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226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含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03件,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630件,以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为最佳司法状态;持续跟进监督检察建议落实情况,以确保受损公益得到全面、实质性整改。推动“当诉则诉”,针对整改不力,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16件。
打造典型案例成果丰硕
绵阳市检察机关在办理高质效案件、打造典型案例上发力,取得丰硕成果。
涪城区检察院“涪益安澜”团队办理的“督促相关行政机关规范收寄验视公益诉讼案”,被省检察院评选为精品案例、被最高检评为“检察机关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最高检在新闻发布会上两次提及该案,被国家检察官学院选为教学案例。
北川羌族自治县检察院“炬达蜜纳”团队办理的“督促保护传统村落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听证优秀案例、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监督典型案例、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入选最高检“百案评析”案例、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检察外部监督管理教程》,做法在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首次听证观摩暨研讨活动中交流发言,受邀到国家检察官学院为全国检察听证培训班学员进行案例分享。
三台县检察院“梓禾稻花香”团队办理的“督促治理违规拆解拼装销售报废试验车系列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川渝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协作优秀案例”。
高新区检察院“益科新”团队办理的“诉市某某局行政公益诉讼案”,荣获四川省法院“行政审判培优增效”活动案例。
游仙区检察院“益富益乐”团队办理的“督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建后管护问题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四川省检察机关2024年度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北川县检察院“炬达蜜纳”团队办理的“督促保护中羌医药种质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省2024年度(第二批)公益诉讼检察优秀案例。
平武县检察院“熊猫家园”团队办理的“督促整治建筑废弃物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被省检察院评为检察公益诉讼服务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优秀案例。
江油市检察院“江益行”团队提起的“王某非法占用林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森林资源典型案例。
安州区检察院“逐花益海”团队办理的“督促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入选四川省检察院、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联合通报的自然资源违法典型案例。
三台县检察院“梓禾稻花香”团队提起的“史某、赖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入选省高院发布的危害食品药品及安全生产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和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
(魏玲 兰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