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解“薪”忧 联动破难题——“综治中心+立案庭”合力化解15起农民工工资

  
2025-07-18 11:22:19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炉霍县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与炉霍县综治中心紧密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致力于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近日,多名农民工来到综治中心反映,他们在炉霍县某工地提供劳务后,一直未收到工资,多次与雇主协商无果,无奈之下寻求政府帮助。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与法院立案庭的联动机制,一场牵涉15名农民工兄弟切身利益的十五起劳务工资纠纷,在法院和综治中心的共同介入和高效联动下得以圆满化解。

薪资拖欠陷困境  维权之路盼曙光

三个月前,雇主承包了修建某工程,随后雇佣了十五名农民工(本案原告)参与施工。工程接近尾声,雇主因前期购买材料投入大量的资金,导致支付不了农民工的工资。十五名农民工投入大量劳力,七万余元的劳务工资却因资金链断裂而悬置。

两方联动齐发力   高效行动化纠纷
 


得知这一情况后,立案庭负责人白法官意识到,此案涉及民生根本,时间紧迫,单靠司法程序可能耗时较长,不利于及时保障农名民工权益,于是迅速启动基层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主动联合炉霍县综治中心组成联合调解工作组,形成化解纠纷的强大合力。为尽快解决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解小组采取“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调解方式。一方面,法官从法律角度向雇主详细讲解了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告知其不履行支付义务可能面临的法律制裁,督促其积极履行支付责任;另一方面,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则从情理角度出发,与雇主进行沟通,了解其实际困难,并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同时,调解小组还耐心倾听劳动者的诉求,安抚他们的情绪,向他们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和调解流程,引导他们理性维权。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促成当场支付拖欠工资4万余元。

“薪”愁终解暖民心    联动机制显优势

拿到辛苦钱的15名农民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炉霍县法院推动构建“政法委领导、综治中心协调、法院主导、多方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生动实践。


(一)打破壁垒,形成合力:此次联动调解有效打破了部门间信息壁垒和职能界限,法院、综治中心紧密协作,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大幅度提升了矛盾化解的效率和效果。

(二)前端化解,减轻诉累:将纠纷有效吸附、化解在基层和诉前,避免了农民工陷入漫长诉讼程序,显著降低了他们的维权成本和时间成本,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三)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及时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薪”事,有效防范了矛盾升级和群体性事件风险,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优化了营商环境。

此次“综治中心+立案庭”联动调解的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基层组织协调联动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势。下一步,炉霍县法院将继续深化与各基层治理单位的协作,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用力,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坚实的法治力量。

(泽仁娜章 沈龙康)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