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驱动法治创新 四维融合锻造先锋堡垒

  
2025-07-07 12:43:11
     

红色引擎驱动法治创新 四维融合锻造先锋堡垒

——成都市郫都区法院第二党支部“党建+”融合工程交出亮眼答卷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成都市郫都区法院第二党支部以“布谷”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构建“四维融合”工作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成功获评区级“四强”党支部,交出了一份党建与审判双促共进的精彩答卷。


三维党课搬进战旗村!这个支部把忠诚刻在心坎上

支部书记牛果常说:“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必须把政治忠诚融入每一起案件的审理中。”创新打造“三维立体”学习模式: “晨会微课堂+专题读书班+线上云党课”学习矩阵、“行走的红色法庭”活动、首创“五个一”政治生日仪式。微党课《战旗》以沉浸式叙事获评市级精品,12场红色现场教学让党性教育既入脑更入心。

支委专啃“硬骨头”!区块链存证破题入选最高院白皮书

支部创新实践“支部建在庭上,党旗插在一线”,成效显著。突出政治标准,推选各庭室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警担任支部书记和委员,对党建工作每月一研究、每季一调度,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支委班子带头啃“硬骨头”,“精品工程”成效显著,支部党员裁判文书、庭审获得全市法院十佳和百优共计6人次。构建“党建+审判”双考核机制,党建积分制激发队伍活力,年轻党员快速成长,20余篇调研成果在省级以上平台获奖。推动建立西部首家司法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并入选最高院《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白皮书》应用参考典型案例。


“法治专车”跑遍产业园!“舌尖创新”有了党员卫士

党员先锋作用如何看得见、摸得着?“三亮三比”活动是答案:亮党员徽章比作风、亮工作台账比业绩、亮服务承诺比奉献。

支部行动亮点纷呈:知产庭打造的“知识产权党员志愿服务法治专车”穿梭于产业园区,巡回审判、送法上门60余场次,成为“移动的司法服务站”;在全国首创的“川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党员法官化身“舌尖创新”守护者,用专业护航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示范诉讼+联动调解”机制巧妙化解200余户房产纠纷,让焦虑业主重展笑颜。服务新质生产力成效显著,知产庭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知识产权审判突出集体等荣誉,并荣立成都中院“集体三等功”。近三年支部集体和个人获区级以上表彰20余人次,领头雁支部书记牛果庭长荣膺“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布谷”飞入百姓家!水源地有了司法“守护盾”

司法温度如何直达民心?支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普法形式力求创新:围绕“立园满园”行动和企业风险防范等问题该支部诞生了“望丛兴商”新品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邀请群众、企业代表旁听庭审7场超千人,开展“法律七进”活动22次,发放普法资料7000余份。普法活动坚持围绕郫都发展定位,将司法审判融入经济发展大局,依法护企,暖心安商。知识产权保护有力有为:首创“川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联合成立“蜀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设立全市首个KTV版权纠纷行业调解中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生态保护责任在肩:牵头建成“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天府水源地司法保护实践基地”,守护绿水青山。“某村委会诉某农业公司、某环保公司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一案”入选川渝两地高院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民生关切精准发力:构建涉重点楼盘纠纷联动化解体系,创新的“房地产纠纷全流程示范诉讼机制”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青年党员陈芳在“布谷·鹃兴护苗”豌豆荚法官工作室倾情奉献:“法官不仅要坐堂问案,更要主动走进群众心坎,与家庭、社会共同织密保护网,让法治阳光普照每个孩子成长路。”这份深沉的为民情怀,正是支部建设的鲜活注脚。

从区块链技术的司法创新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准服务,从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突破到司法便民的暖心举措,郫都法院第二党支部用实干证明:党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理中,浸润在每一次司法服务的温度里。这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先锋队伍,正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征程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司法篇章。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