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信访”深度融合,“一站式”解纷促和谐。近年来,阆中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综治中心与信访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
聚焦基础建设融合,打造矛盾化解“主阵地”。坚持乡镇“便民中心办事、综治中心解难”理念,全力打造乡镇“一站式”解纷平台。一是落实机构编制。结合机构改革,将乡镇综治中心设为必设机构,由政法委员担任中心主任,落实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强化场地建设。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务实管用原则,持续推进17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统一办公和纠纷化解场所;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整合信访接待、网格化服务、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等多项功能开发基层综治工作平台和微信小程序,推广慧眼工程16万路,拓展视频感知源,努力把乡镇综治中心打造成为信息采集、监测预警、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的智慧中枢。
聚焦资源力量融合,壮大矛盾化解“主力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思路,采取派员常驻、按需轮驻等方式,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力量。一是融合政法力量。推动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力量入驻综治中心,为纠纷调解注入司法元素,有效提升调解公信力和法治水平;二是融合部门力量。要求乡镇信访、民政等部门常驻,妇联、人社等部门随驻,努力将乡镇综治中心打造成集矛盾调处、信访化解、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中枢,实现群众诉求最多跑一地;三是融合社会力量。组建镇村社三级平安巡防队伍,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统一服装标识,既开展治安巡逻又同步开展隐患排查和纠纷化解,将触角延展到群众身边,最大限度把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
聚焦体制机制融合,打好矛盾化解“主动仗”。坚持“以制度规范运行”思想,市委政法委出台《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平台赋能,提升化解质效。利用综治平台对纠纷化解全过程监管,对未按期化解的及时预警,将化解率纳入干部个人考核,提升化解质效;二是定期分析,开列问题清单。坚持市每月、乡镇(街道)每半月分析研判一次信访和矛盾纠纷形势,对重访、集访和重大矛盾纠纷开列问题清单,挂牌督办;三是部门会商,解决疑难杂症。定期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会商研判信访积案和下级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研究解决方案;四是严格考核,突出结果导向。将信访和矛盾纠纷上行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对于信访总量居高不下和矛盾纠纷上行较多的部门和乡镇实行一票否决。
今年以来,全市基层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均达98%以上、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5%、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35%,为阆中持续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党爱萍 缪鹏 涂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