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文/图
成华区作为西南地区最大交通枢纽,近年来,城市更新速度快,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一系列治理难题亟待破解,同时也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该区青龙街道地处成都北门门户,在农转非的历史变迁中,交通相对便利,但被安置及享受保障性住房的人口情况复杂,流动人口比重大,且拆迁建筑工地、闲置打围地块、废旧厂房、窝棚较多等特点,区域禁毒斗争形式更加复杂、严峻。
为持续强化外来涉毒人员管控,去年以来,青龙街道依托微网实格力量,在辖区100多个网格,以及拆迁安置和商品住宅小区为一体的混合型区域,开展了涉毒人员清查整治,并提炼总结了禁毒“清、核、建、检、打”的工作“五步法”。
青龙街道从端发力,正如一剂“猛药”,形成了一套从预防到打击的高压治“毒”闭环工作体系,实现了现有涉毒重点区域的精准掌控,青龙街道登记社会面在册吸毒人员和外来涉毒人员见面核查率100%,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大背景下,营造了良好的“无毒”社会环境。
创新举措强化源头治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青龙而言,涉毒人员治理工作正如这句老话,要想打赢这场禁毒战,就必须先摸清底细,这也是禁毒工作“五步法”中的前两步,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对此,街道摒弃了传统工作方法,依托微网实格,发动和指导辖区网格员对网格内的外来新增涉毒人员进行定期的逐个清查,并充分发挥街道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的作用,对网格员提供的外来人员中有涉毒违法犯罪前科人员进行核查,同时,辖区派出所通过警综平台核查有涉毒违法犯罪前科人员,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人员名单返回街道。
据了解,“五步法”中的第三步——“建”,则是建立一个精准的涉毒人员活动台账,内容包括在册吸毒人员、外来有涉毒违法犯罪前科人员、区下发涉毒人员等;第四步——“检”,则是青龙派出所、社区、禁毒社工按照禁毒工作台账到小区现场开展精准排查、逐一发检工作。
最后的“打”,则是由青龙派出所对发检初阳的人员进行精准打击,对拒不开门人员以及不配合的人员深挖细查,依法落实处置措施,对筛查毒检初阳的吸毒人员及时进行司法鉴定,凡阳性者依法进行处置。青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五步法”之所以能实现对涉毒人员管控的高压态势,就是充分运用了群防群治力量,使得清查踏查频次显著增加,为精准打击提供了保障,从而有效地挤压了涉毒空间。
2024年上半年,按照青龙街道禁毒工作“清、核、建、检、打”开展禁毒清查踏查行动,共组织清查100余次,相比去年下半年的清查频次率提升了18%;共踏查两制场所、“三黑”窝点223次,这一数据又相比2023年下半年提升了55.61%。通过不间断的清查踏查行动,切实形成了辖区对制、贩、吸毒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整体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禁毒宣传实现全域覆盖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近年来,青龙街道坚持厉行禁毒方针,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区禁毒工作部署,持续强化组织领导,抓好禁毒工作各项措施落实,促进了工作人员禁毒意识的有效提升。
今年以来,截至目前,该街道共召开了18次禁毒工作会议,各社区召开了66次禁毒例会。不仅如此,针对禁毒工作具有长期性、严峻性、复杂性的特点,更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全民识毒防毒拒毒热潮。
“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也是毒品,你们知道其中的危害吗?”前不久,青龙街道在社区开展了一场禁毒宣传活动,期间,禁毒志愿者面对来往群众不断输出禁毒知识,倡导大家建立起“远离毒品、从我做起”的意识。这样的活动,在青龙街道经常上演,这样的志愿者也在这里培育了许许多多。长期以来,青龙街道通过针对性地选择志愿者,组建了一支高效的“123”禁毒宣传志愿者队伍。
每一次旌旗猎猎、锣鼓阵阵,在这样的宣传氛围下,他们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发放禁毒知识手册、入户宣传、开展现场组织识毒辩毒活动以及运用多媒体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尤其注重在重点小区院落、重点行业领域的宣传,使得居民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禁毒的良好氛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据统计,今年以来,青龙街道在辖区广场、公园、重点小区、娱乐场所集中开展禁毒宣传234次,其中入户宣传100次,阵地宣传8次,集中宣传126次,禁毒宣传影响覆盖面达到95%以上,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通过常态化的禁毒宣传行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禁毒、识毒、防毒、禁毒意识,有效夯实了辖区的禁毒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