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市法院着力分析本院质效数据工作短板,全面提升司法审判人员质效指标敏感度,纵深落实质效结合审理各环节,提弱势,固优势,依托质效考核倒查案件短板,长效优化审理工作。
明确目标,建立每案评价标准与体系
通过一体化考核指标构建责任明晰、奖惩到人的个案评价体系,同时细化指标完善评价标准,对案件做到溯源治理有反馈、调解销案有成果、审理判决有依据。从数据末端发力,推动法官能动性从前端提升,分管领导对案件做到随时督察、数据说话,对审判各环节实行“繁简有度”弹性管理,做到程序简化合法、实体审判尽职尽能,以科学管理夯实审判基础,稳定、良性提升质效数据。
建立上下互通机制,落实工作及时准确
立体强化立、审、执通报机制,确定各庭室质效联络员,确保数据收集直接、无误,落实审管要求快速到庭至人,力求减少多渠道传达损耗、变形,形成上下一致、合力共为的协同发力机制,将其作为审管工作系统基本构架,以各庭室为构成要素,法官个体为基本构成分子,共同为科学审管良性提升相互发力。
审管质效学习全覆盖,随时调整工作到边到实
全面落实质效学习工作做到“全员学、全员懂、全员做”,要求从“制”到“实”落实学习成果。审管办严格落实院党组工作要求,将本院司法审判、辅助人员实行分类、分时制定学习计划,基本了解质效考核指标体系构成与考核目的,分项学习考核指标,对指标体系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有明确的认识,以“牵一发动全身”的理念定性考核指标之间的彼此关系。通过制度管理与质效学习多方合力,司法人员对本职及其他庭室的工作有了全方面立体认识,很多一贯认为其他庭室更轻松的想法得到了相应的转变,同时也对自己工作对全院的影响有了更多感触。
马尔康市法院将抓住质效考核带来的全院、全员思想转变契机,突破桎梏,在年初考核垫底到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再接再励,为该院质效考核工作打好良性基础,做到数据提升虽缓但强,为加快推进审判现代化做好铺底工作。
(马凌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