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欢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近年来,自贡市沿滩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兴隆镇光辉村避险成功案例为契机,探索创新“大数据+大脚板”的“多网合一”治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网格体系、整合治理资源、拓展服务内容、健全完善机制,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
沿滩区出台了《沿滩区推进“多网合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方案》,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多网合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中心,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主任统筹推动。各乡镇(街道)、园区及村(社区)均成立了相应组织领导体系,构建起区、乡、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链条。印发《人员保障方案》《资金保障方案》,全面落实人、财、物资源要素保障。依托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完成1个“多网合一”指挥中心、13个管理中心、116个工作站建设。全区配备“区镇村组院落(楼栋)”五级网格力量2000余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7名网格管理员,及时投放到各乡镇(街道)、园区,进一步夯实基层力量。建立“多网合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信息报送、值班值守、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按照“属地为主、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全区依据村(社区)行政区划边界设置 123 张“基础网+专属网”,以居民小组、住宅小区、片区院落等为单位精准划分394 个格,建立起“有网有格、全网微格”的网格体系。每张网按照“1+1+2+N”的模式,从村后备干部、村(居)民小组长、贤人能人和热心群众中选任专兼职网格员和社情民意信息员。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组建“村社(网)—片区(格)—楼栋/院落(点)”三级党组织架构,全面推行网格党组织书记、网格长“一肩挑”,优化设置网格党组织214个,依托在职党员“双报到”、邻里互助等机制提升组织动员能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落实网格事项准入机制,编制涉及19个部门,包括综治、安全、环保、民生4大底线底板工作任务清单44项,进一步明晰网格职能。坚持网格员“报大事、办小事”原则,将网格员日常管理权、绩效考核权、岗位使用权下放乡镇(街道),推行“派单制”“工时制”等激励机制,调动网格员工作积极性。开设“线上+线下”课堂,持续提升网格队伍工作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沿滩区依托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整合并归口现有“雪亮”“慧眼”“魔镜”系统及社会监控等资源15782路,新增人脸识别、轨迹查询等功能,广泛运用在重点人员、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上,开设定制语音应急广播能力用于紧急通知,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自主研发“沿滩区基层治理多网合一管理平台”小程序,设置民生事项服务、矛盾纠纷排查、特殊人员走访、重大事件报告等9大工作类别,构建“网格走访—线上报告隐患、部门联动—线下处置问题、纪检介入—督导回访质效”全链条治理平台。围绕网格重点人群、重点企业探访率,网格派单及时办结率,辖区治安形势以及居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系统提取、数据比对等方式开展评价,实时反馈网格“处置温度”,不断提升网格责任感和归属感。
积极发挥能人作用,吸纳农村电工、泥工、森林防灭火巡查员等“八大员”参与底线底板专业巡查;充分动员村(社区)退休干部、道德模范、热心群众等群体参与“守村行动”, 建立起“网格+” 专群结合 、群防群治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八大员”队伍13支127人,组建 “守村人” 队伍12支2000余人。定期组织“院坝会”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常态化走访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集中开展“敲门行动”宣传各类惠民政策及安全知识、协助办理养老资格认证和医保缴费等民生事项1926件次、排查上报各类风险隐患1601余处,网格发现能力、处置能力、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实时分析研判,强化风险预警,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4254起,成功化解4245起,开展普法活动164场次;加大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六类”重点人群走访频次,及时上报异常并协助送医治疗。今年以来,各级网格员发现上报并有效避免重精患者肇事肇祸15起、自残行为1起,政法委组织对重点人员集中分析研判9次,有效防范“民转刑”风险,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