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莹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近年来,汉源县法院紧扣建设“经济强、百姓富、城乡美、治理优”现代化汉源目标,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主题,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乡村环境整治、培树乡风文明建设,以高水平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找准着力点,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建立涉果蔬专业审判团队,今年以来妥善审理涉果蔬纠纷6件,为果农挽回损失105万元。延伸服务触角,深入走访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果农果企25次,通过诊断诉讼风险、定制法律策略等,促进汉源花椒、甜樱桃等特色农业健康发展。搭建法务中心(法律超市)、乡镇司法所、村组调解组织、人民法庭“四位一体”调解模式,将28件涉果蔬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抓好关键点,服务乡村环境整治。深化“绿色司法”,今年以来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等犯罪案件2件11人,筑牢生态法治屏障。在流沙河沿岸粮经复合(稻+蒜)现代园区建立反向修复示范点,开展入侵物种福寿螺防治司法反向修复改良耕地土壤20余亩,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创新司法护绿实践,引导23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沟渠清淤、古树名木保护等“绿色矫正”活动6次,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锚定落脚点,培树乡风文明建设。落实法庭员额法官“包干制”,因村制宜指导10余个村完善自治章程,把道德规范和法治理念融入村规民约,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利用“赏花旅游月”等重要时节,以坝坝会宣讲、现场答疑等形式深入辖区21个乡镇,今年以来开展法律政策宣讲35次,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上门”审理赡养、相邻关系纠纷等案件9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崇法尚德的乡村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