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遂宁市公安局船山区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探索创新试点警社“三融六联”(队伍、职能、考核融合;信息联采、隐患联治、治安联防、矛盾联调、要素联管、宣传联动)工作机制为抓手,集中优势力量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在知与行中狠抓执行落地、在稳与进中实现深耕善治,奋力打造“基层牢、出事少、治安好”的基层社会治理船山品牌。
以“三融”架梁柱 深化改革引领提升基层治理
为加强队伍融合,该局充分利用村(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增置警务工作席位或者警务室,配套配齐办公设施设备,建立社区民辅警、党政社区干部、网格员合署办公制,构建队伍一体化运行。目前,已在全区117个村(社区)居委会中施行。
同时按照“边界清、责任明、力量优”要求,加强职能融合,积极推动出台《船山区创新“三融六联”社会治理机制加强社区(乡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的权责归口,做到互通信息、会商工作、深度融合。为加强考核融合,把矛盾纠纷化解、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网格化管理等纳入全区“平安建设”考核,明确网格员考核须经过进入乡镇(街道)班子的派出所所长和进入社区“两委”的民警审核确认,深度绑定社区警务考核与综治考核,激发队伍干事活力。
以“六联”强筋骨 深化平安建设提升基层治理
今年以来上报事件处理25688次,走访重点人员21972人次。这样的成效得益于船山分局采用警格联采联管,不仅健全“街社吹哨、部门报到”和“双报到”制度,实施“支部+网格”模式,还发挥网(警)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以“一本账”联采基础信息、“一本账”联管重点人员,定期联合走访、分析研判、疏难解困、教育引导,做到底数清、动态明。
船山区依托城区36个社区警务室、1个街面警务站,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保安物业、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收集社情动态和治安突出问题,及时排除潜在风险隐患,建立警民联治联防。2024年度召开4次治安分析会,对1个地区实施通报整治,排查治安突出问题次数1247次,排查发现治安突出问题数35个。
值得一提的是,船山分局还依托警政联调联宣,实体化运行“公调对接”中心,整合行政调解、公安调解、司法调解多种力量,开展法制宣传、安防教育,确保矛盾纠纷不升级、不扩散、不积累。联合政法委引入成都市新绿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孵化25支本土队伍,建成1个“社区名师工作室”,搭建“掌上慈善汇”“E修就好”等社区服务平台,链接社会网络资源,推动社会组织在生活便民、政策咨询、特色教育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务。
以“五创”通脉络 深化为民服务提升基层治理
创最优保障,推动党政将“三融六联”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顶层设计,在人、财、物上予以大力支持倾斜。创最强支撑,分局层面统筹“研、判、打”职能,督导警务室开展“采、调、巡”,向基层倾斜警力,最大程度支撑“主防警务”。创最深延展,以“背包警务”“红堂屋”等机制进一步延伸“三融六联”警务触角,打造“群众身边的警务点”。创最美团队,每月开展“三最一优”警社团队评比,每季度策划群众票选“最美义警”。创最佳品牌,全力调动公安媒体强化节点推送,协同宣传部门深入挖掘、矩阵推广,争创省级以上认可的亮点品牌。
(船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