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大学城里的“勇哥”当上“最美退役军人”

  
2024-08-01 18:07:23
     

叶伟强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文/图

陈勇,男,汉族,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1993年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1次,获团嘉奖4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一心为民,尤其是在负责的大学城辖区中,他在大学城的师生眼里被亲切地称为“勇哥”,校园的寝室里、反诈宣讲的课堂上,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他不忘初心,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职责使命。2024年被评为“成都2024最美退役军人”。公安工作期间,先后被成都市公安局评为“寄递物流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先进个人”,获得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2次、嘉奖1次,县公安局年度“先进个人”2次。

青春校园里,他的反诈宣讲很扎实


近年来,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增多,部分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也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群体。为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陈勇明白,只有将反诈知识宣讲到位,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减少财产损失。在他的帮助下,有效防止了60余名同学被敲诈勒索。

为将校园反诈宣讲工作做得更全面,他走进同学们的课堂,以短视频、图片等方式从专业角度,重点介绍网络诈骗的手段、类型及途径,有针对性向同学传授防诈骗知识,警示教育同学们规避网络风险。

在校园推广“国家反诈app”时,他主动公开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微信号,并主动加入学校组建的工作群,通过微信群向同学们进行反诈宣传。近年来,他开展各类校园反诈、安全防范讲座400余场次、服务师生及群众近30万人次。

寒冬腊月里,他的奋勇救人很暖心

2022年1月9日8时10分许,栖贤派出所接到110转警,称栖贤街道兰家店社区10组有人被困请求紧急救助。

接警后,陈勇立即带领辅警赶往现场处置,在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后,确认系一名老人掉入一个废弃的农用粪池中被困。陈勇到达现场后发现该粪池较深,老人腰部以下深陷粪水中。

他立即组织大家对老人展开救援工作,他呼叫老人,让老人要保持清醒,并趴到粪池边试图将老人拉上来,但老人没有任何回应,随后他又使用木棒、竹竿尝试将老人拉上来,但老人仍然没有反应。

此时,老人已处于半昏迷状态,陈勇立即脱下警服,不顾个人安危,果断跳入粪池内一把抓住老人,实施救助。被困老人腰部以下已深陷淤泥中,陈勇多次试图将老人抱出淤泥,尝试与其他人通过用腰带、绳索拉扯的办法救人,但都未能成功。

随后他立即请求消防增援,在等待消防救援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该老人呛水窒息,他咬紧牙关坚持了近30分钟,用双手托住老人的身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被冻得直打哆嗦,最终在消防队员的协助下成功将老人救出。

平安社区里,他的基层工作很走心

作为社区民警,最重要的就是基础防范工作,在法制宣传,调解邻里纠纷、采集一标三实、核实人口信息、打击违法犯罪工作中,他都展现了一个社区民警良好的风采。

栖贤大学城流动人口众多,2023年他建立健全了由高校保卫处和学生干部组成的“高校护校志警服务队”,进行文明劝导、活动秩序维护、上报治安隐患点等社会实践工作,为维护校园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陈勇不仅安全防范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调解邻里纠纷他也“得心应手”。

2024年3月,辖区某小区物业反映业主易婆婆(化名)因在其自家平台上养家禽,影响了其他居民的生活,小区物业多次调解无效。

得知此事后,他来到小区,上门多次找到当事业主对其耐心解释,并多次协调物业方,在他的努力下,易婆婆主动处理完所养的家禽,邻里间也再没发生类似纠纷。

“勇哥”虽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但他凭着自己满腔的热情,坚韧朴实,脚踏实地坚守在岗位上。参加工作以来,陈勇接到高校师生数千次电话,化解涉校纠纷近400件,帮助上百人免遭电信网络诈骗。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