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洋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李助理,我们最近有一个刑事案件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我们准备对她开展司法救助,但是她的家庭实在困难,目前我们预计能申请到的司法救助金可能无法为她的家庭带来真正的缓解。”甘孜州白玉县检察院的干警其麦巴珍对到该院援助的邛崃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李律毅说到。作为邛崃市检察院“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小组成员的李律毅意识到,这是一道“司法救助”题,需要两院同向发力,共同答好这道跨区域的“检护民生”题。
建立救助快办“绿色通道”
为最大限度在程序上保障受侵害未成年人的权益,及时给予其心理救助和物质帮助,白玉县检察院与邛崃市检察院迅速进入司法救助程序,2024年4月中旬,经调查核实,被害人白某某系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父母分别身患糖尿病和肺结核,靠两个哥哥打零工贴补家用,全家系白玉县脱贫户,白某某因受到罗某某犯罪侵害人身受到伤害住院治疗,罗某某没有赔偿能力,家庭有因案返贫的可能,此外,白某某遭受侵害后,存在创伤后应激心理反应,急需心理疏导和治疗。针对被救助人家庭的实际困难,两院开通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加快案件办理进度,4月26日,邛崃市检察院和白玉县检察院分别为其发放司法救助金2.13万元和1.2万元,及时缓解白某某家庭面临的现实困难。
合力搭建综合帮扶平台
“司法救助金能解燃眉之急,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做实,对这个女孩和她的家庭开展综合帮扶。”在该案讨论会上,白玉县检察院刘黎霞副检察长对与会人员提出要求。白玉县检察院干警其麦巴珍与邛崃市检察院援助干警李律毅共同前往白某某所在学校,开展困难学生助学工作,保障白某某的基本生活,防止其因案辍学。针对白某某在遭遇侵害后情绪状态不稳定,存在惊恐、焦虑、烦躁情绪的情况,两院联合教育部门、妇联了解其思想状况,帮助开展心理疏导,引导白某某走出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你要好好学习,今后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是今年6月19日,邛崃市检察院检察长赵霞带领办案干警奔赴千里来到白玉县,对白某某进行司法救助回访时的一幕。赵霞检察长多方了解询问白某某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其克服心里障碍、积极向上,并送上图书文具、学习用品等物品。为进一步提升司法救助质效,赵霞检察长一行来到白某某家中看望其父母,引导他们给予白某某更多的关心关爱,让其能够健康快乐成长。鉴于白某某家庭系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持续精准落实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白玉县检察院协调当地政府为其父母开展就业帮助,解决高原地区因病就业困难的问题。目前,白某某的母亲所在乡镇有关部门已为其母亲提供力所能及的简易工作,白某某的家庭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以案促建区域协作机制
自2021年以来,邛崃市检察院在上级援藏援彝工作安排部署下对口援助白玉县检察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进友谊、互促互推”的理念,在业务、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一直以来两院紧密联系,始终围绕“六位一体”对口援助工作格局开展各项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司法救助资金不足、涉未专业力量薄弱、因案返贫风险较大等问题非常突出。”白玉县检察院扎西邓珠检察长在与邛崃院赵霞检察长交流援助工作时说到。赵霞检察长遂召集“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小组成员,专门就对口援助工作、两院的司法救助工作开展讨论,确定了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工作方向。经与白玉县检察院的一致协商,两院拟定了《跨区域司法救助协作机制》,以少数民族地区困境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为重点,建立线索核实和移送、跨区域调查取证、司法救助金联合发放、多元帮扶和案件反馈回访等司法救助协作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从个案救助向持续性救助转变,从制度层面助力解决案涉难题。6月19日,两院在白玉县检察院正式会签了该机制。依托协作机制,两院共同建立因案致贫的困境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帮扶台账,针对性制定长期帮扶方案,实现一次救助、长期帮扶、终身受益。
一次救助促机制建立,体现的是两地干警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两地检察机关落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要求,传递司法温情的生动体现,也是检察援助情与民族团结情的相互交融,充分彰显了检察机关加强弱势群体司法保护的责任担当与履职智慧。“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邛崃市检察院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救助,稳步扩大涉妇女、退役军人、农村地区困难当事人的救助案件规模,共办理含白玉县检察院白某某司法救助案在内的案件13件13人,发放救助金30.12万元,进一步兜劳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