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的他,是出了名的不怕事——不怕“事多”,不怕“事烦”。他到社区的一年多里,已经是家喻户晓,谁家有了困难,无论大小,都习惯性找他帮忙。
“与群众打交道,力所能及帮助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心里觉得特踏实……”他叫喻安源,是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黄忠派出所社区民警。
以情暖情,扎根社区赢民心
喻安源接手社区工作后,为了尽快熟悉社区的环境和居民,他每日入户走访,完善工作台账。
渐渐地,社区的商贩和居民一望见他,就会乐呵呵地招呼着,“喻警官,又来啦”,这份与群众的亲昵,是他日日夜夜奔走社区为民办实事换来的信赖与情谊。
社区的老百姓几乎人人都有喻安源的手机号码,这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更是他一心为民的承诺。
这边楼下住户炒菜油烟影响到楼上住户而发生口角纠纷了,那边茶文化公园跳广场舞的噪音扰民了,刚处理好上件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又接到群众电话,喻安源马不停蹄地前往忘带家门钥匙的独居老人张婆婆家,为她找来了开锁匠……
“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是社区民警的工作常态,然而就是这些家常琐碎,随时考验着喻安源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无论是急事、难事还是烦心事,到了他手里,都是大事。
以诚而应,精准防诈有妙招
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迅猛势头,守住辖区群众“钱袋子”,喻安源经常不定期组织辅警、网格员、“红袖套”逐院逐户开展反诈宣传,对辖区内易受侵害群体、易滋生涉诈窝点的行业、场所开展“地毯式”摸排走访,累计走访群众10000余人。
在反诈工作上,他已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接到下发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对方核实信息,评估反诈风险等级,启动“必见面”程序。对于不能见面又联系不上其亲属朋友的,便通过电话沟通、短信提醒,预防群众受骗。
不久前,喻安源收到上级推送的“精准反诈”信息——辖区群众焦某疑似遭受电信诈骗。
他立刻拨打焦某的电话,但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喻安源随即使用公安短信平台,向该号码发送了预警提示短信,并驱车前往焦某居住地,发现焦某正准备通过非法链接刷单和购买游戏装备。在喻安源的及时劝阻下,焦某退出网站,并且关注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和熊猫反诈平台,避免损失20000元。
以心交心,春风化雨谱和谐
“喻哥是调处高手,与他同组值班,就有一种放心和舒心的幸福感。”值班组同事说起喻安源,忍不住夸赞。
喻安源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加上超强的调处能力,可以让剑拔弩张的双方迅速化干戈为玉帛。
某天,一男子到值班室报警称自己的铺面被前妻打砸,随后其前妻也怒气冲冲来到值班室,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喻安源安抚好双方情绪后得知,是该男子未能履行离婚协议,支付离婚补偿金给其前妻。弄清原由的喻安源耐心讲法讲政策,阐明利弊,在20分钟内就让双方达成和解,男子向其前妻现场支付了离婚补偿金。
这些平日里的“琐碎小事”,桩桩件件都倾注着温暖的警民情。前行路上,他为民、爱民的脚步一刻不曾停息,他将“人民至上”的信念刻写在奋进的足迹里,他让“为民服务”的初心愈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