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熊勇
7月23日,眉山中院在彭山区法院组织召开全市商事调解组织暨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眉山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卫东,市诉调对接中心主任刘正国,市诉调对接中心专职副主任宋林蓬,彭山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刘江涛出席会议。彭山区法院院长及其他区县法院分管副院长,诉调对接中心或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立案庭庭长,8家商事调解组织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彭山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刘江涛致词,表示彭山区委高度重视法院工作,在案件协调及人员、经费保障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区委政法委以建设“平安彭山、法治彭山”为目标,加强源头防范风险隐患,商事调解组织入驻法院有助于诉前妥善解决纠纷,减轻法院诉累,促进多元纠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随后,8家商事调解组织代表分别介绍了机构的基本情况、入驻法院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彭山区法院、仁寿县法院、丹棱县法院分别围绕“全面推进商事调解组织入驻开展调解工作,全面提升多元解纷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水平”进行了交流发言。
眉山市诉调对接中心主任刘正国表示,切实增强引入商事调解组织,大力开展金融、建工等重点领域商事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本地案源基本现状及纠纷类型实际,针对性选取市场化调解组织,统筹推进传统公益性调解与市场化调解工作,确保各自发挥好最大调解效应。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探索中系统总结,在总结中深化提炼,为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现代化创造眉山新经验。
眉山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卫东表示,要充分认识商事调解对促进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的必要意义。随着经济形势发生新变化,矛盾纠纷类型也呈现新特点,金融借款合同、买卖、建工等民商事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商事调解组织的设立,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力举措。只有坚定不移走多元解纷市场化之路,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任务需求,提高重点领域矛盾纠纷调解率和满意度,推动形成符合眉山实际的诉源治理新模式。要准确把握商事调解开展重点领域诉源治理工作的任务要求。健全商事调解组织体系,着力构建以市中院为平台,各区县法院及法庭为主体、诉调对接中心为枢纽,因地制宜、一体使用不限于与市中院签约的商事调解组织。加强商事调解组织监管,将调解组织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分类管理、依法调解。扩大公证方式适用范围,探索建立法院调解中心公证服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进行贷前赋强公证。优化诉调对接工作体制,加大对各区县法院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的指导力度,推动基层法院加强诉调对接平台和机制建设。要强化商事调解风险防范和配套保障。强化信息安全防范,引导商事调解组织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线上调解工作,严防数据信息泄露。强化日常运行管理,加强对商事调解组织日常工作的指导。强化协作联动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共同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会前,陈卫东一行查看了调解中心办公场所,详细了解了调解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日常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