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多,六旬流浪老人终于有了户籍

  
2024-07-25 19:13:31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2023年的岁末,一位历经风霜的老人来到邛崃市公安局孔明派出所,向值班民警求助:“警官,能不能给我办个身份证?”民警先是一愣,随即意识到老人定有难言之隐。

据老人介绍,自己名叫刘某贵,出生于孔明街道太阳社区,幼时被父亲抱养给邛崃白鹤乡一户彭姓人家,并改名为彭某云。随着彭家添丁进口,他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便选择回到孔明老家与父亲团聚,并改回了原名刘某贵。因年幼无知,他并不清楚父亲是否为他办理过身份证和户籍手续。自1992年起,他便独自外出打工,多年来一直未办理身份证,生活全靠打零工和拾荒勉强维持。2023年夏天,思乡心切的刘某贵决定返回邛崃老家。但由于没有身份证,他无法购买车票,只得花费7000元包车,跨越千山万水回到故乡。然而,迎接他的却是父亲已逝、大哥在敬老院疗养、社区人事已非的残酷现实。走投无路的他,只能向派出所求助。了解情况后,民警迅速展开行动,但遗憾的是,并未在户籍系统中找到老人的信息。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派出所积极协调社区将其安置在养老协会,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为了尽快核实老人的身份信息,民警们兵分三路,走访了老人的大哥、社区工作人员及相关亲属,收集了20余份证明材料。然而,由于时间久远,老人的出生时间始终无法确定,导致户口恢复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关键时刻,所长魏勇想到市档案局可能有线索,便与户籍民警前往查找线索。经过近6个小时的仔细翻找,终于在一堆尘封的资料中找到了老人80年代迁移户口的纸质档案,从而确定了其出生时间。随后,在市局办证中心的支持下,民警们又迅速与外省公安派出所取得联系,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补齐了老人恢复户口所需的全部材料。


经过半年不懈努力,老人的户口问题近日终于得到圆满解决。当得知这一消息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有个安身之所!”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