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助力构建法治社会,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7月10日至7月13日,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一行深入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开展“普汇井研情,汉韵颂华章”社会实践活动。
乐山市井研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不乏彝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传统,是推广普通话、加强普法教育的重点地区。实践团队在这里通过调研采访、摆摊宣传、特色课堂等方式开展普通话推广和基本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宣传法治理念,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和发扬。
调研先行用“真情”,走访交流察民心
活动第一天,实践队来到街头巷尾走访当地群众,以访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学习意愿和对普通话推广活动的认识,以及当地法律常识的普及情况和对普法教育活动的认识。
通过走访和问卷分析得知,当地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较高,学生和年轻人能够流利运用普通话,但大多数老年群体更倾向于使用方言,这种情况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机会和适当的语言环境。在法律常识方面,绝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对基本法律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常见的维权途径也只是略知一二。但对普通话的推广及普法活动,大家都抱着积极态度。
宣传并进知“民情”,乡村振兴促同行
次日,团队成员来到井研人流量较大的西门广场和体育场,设置宣传摊位,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趣味绕口令跟读、法律常识问答、法律案例分析等活动方式,引导居民认识讲好普通话、学好基本法的重要意义,鼓励他们学讲普通话、多讲普通话,呼吁大家积极了解法律知识,努力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井研公民。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同时,队员们还在摊位旁摆放宣传海报,邀请当地百姓用普通话介绍自己家乡特色,并为他们录制了视频,通过镜头记录下这份独特的记忆,进一步拓宽当地普通话和法律知识推广的传播渠道。
特色课堂融“愉情”,立足推普求创新
活动最后两天,成员来到和平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当地小朋友开展普通话和普法教育特色课程教学。
队员们首先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通话的实际需求场景及个性化策略,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讲好普通话的有效方法和运用普通话时需注意的关键点,通过生动的图示给孩子们讲解不同舌位的不同发音位置并进行示范,引导大家两两配对进行前后鼻音发音练习。
紧接着,队员带领孩子们学习基本法律条文,从孩子的视角引入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案例,让枯燥繁冗的法条形象、立体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法律意识根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课堂中,考虑到孩子们的天性,团队设置了游戏环节,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进一步巩固了普通话学习和运用已学法律知识的成果,让学好普通话、学好基本法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临近尾声,队员们搭建平台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真挚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普通话和法律知识学习的热爱与坚持。
传承经典践“国情”,文化自信助振兴
四天的活动,队员们走基层、摆摊点、进社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基本法律知识,为构建法治社会助力赋能,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注入了青春之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实践结束后,团队收到了井研县团委的感谢信。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鸽志愿服务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是一颗播撒文明火种的种子,这不仅是语言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更是文化的觉醒,是民族自信的彰显,是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也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加入到这场伟大的实践中来,用青春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
(陈建奇 王小阳 李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