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服务挑重担 剑胆琴心护平安——达州市通川区公安分局罗江派出所"创枫"纪实

  
2024-02-25 16:32:22
     

防范服务挑重担 剑胆琴心护平安

——达州市通川区公安分局罗江派出所"创枫"纪实

赖玉普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谭别林

龙年新春。绵延逶迤的王家山下,滔滔州河回转流淌。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有开国上将、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故居,有彪炳史册的红军文化陈列馆,有介绍镇国神器的神剑园,有钟灵毓秀的文艺创作基地515艺术创窟;这里创业涌动,柳家坝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莘莘学子在和风细柳中漫步;这里花团锦簇,植被茂盛,农科院培植的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全国;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通川区分局罗江派出所坚守初心、牢记宗旨,默默在这片土地深耕细作,全力守护着辖区平安。

罗江镇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含3个社区6个村,辖区户籍人口22356人,实有人口18414人,流动人口7301人。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实行一室两队勤务运行模式。综合指挥室在日常工作中充分汇聚各种信息,开展综合研判,指导社区民警开展精密防范、精确管控、精细服务,引领办案民警精准处置刑事治安警情,开展精准打击;社区警务队注重职责发挥,推动防管控治前移到社区;案件办理队立足辖区办案破案职责,注重打防综合质效。


以党建为统领  狠抓队伍凝心聚力

派出所坚持政治建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的回信精神,坚持以“红军训词”“两弹一星”精神作为所训,不断培育民辅警昂扬向上的价值观。


发挥文化地标优势,创新丰富活动载体。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定期开展党员活动日,将“+公安”主动融入社区,结合“六进六边”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共建,延伸活动的广度与宽度,主动与三桥社区结对开展党建联建,让全所党员民辅警投身鲜活的社会实践。依托张爱萍将军故里这张名片,主动把党建活动阵地前移,每当“七一”节、新民警入所、老民警退休、民警立功受奖或工作受到挫折,所长杨洋都会带领全所民辅警一起走进神剑园,一起重温红军荡气回肠的英勇岁月,感受红军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民初心。杨洋说:“神剑园主要由张爱萍故居、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神剑馆、战史馆组成,是全国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有我们学习不竭的动力,我每次参观都有全新的感受,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我们一定要用好擦亮这个党建阵地,努力通过党建带队建、队建促业务,不断增强辖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新时代下罗江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争当首善之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排头兵。”

以防范为先导 促进辖区平安稳定

坚持防范、立足实际,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深耕善治,该所以“六联”机制为载体,强化与辖区机关、企业、学校、基层组织共同开展“联勤、联防、联管、联控、联打、联宣”,确保辖区治安秩序平稳。

在节假日和重要时段,为提高群众见警率,有效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该所联合达州监狱及社区群防力量一起开展全天候巡逻防范,坚持车巡与步巡相结合,有效压缩了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夏夜,江风习习,联勤民警穿梭在喧闹的夜啤酒现场,守护着百姓的烟火气息;冬夜,寒风簌簌,联勤民警巡逻在冷清的街头,隔窗守护着烧烤夜市的繁华。偶有路过的居民热情地招呼:“杨所长,过来喝两杯!”“叶指导,执勤结束来一杯!”不论所长还是民警,上班及巡逻时段严格执行“八个严禁”,自觉拒绝朋友的邀请,指导员叶承说:“联勤巡防,就是要为群众营造平安的氛围!”

去年9月,一起从外地流窜作案的嫌疑人准备踩点在柳家坝工地伺机作案,看见派出所民警带领联勤人员在工地与交通要道巡逻,自动放弃作案,在其它作案现场被抓获后,他们才道出了罗江所联勤巡逻的威力。

罗江镇场镇人口密集,老旧小区多,消防压力巨大。该所不论在夏季还是冬季,都充分调动辖区单位社区网格员的力量,组织志愿者一起压实消防责任、织密织严防控网络。他们以小区单位为网格,细致开展联防联控联查,去年共发现安全隐患89处;开展联管进行整改,开展联勤制止山林明火发生,先后制止明火点57处,批评教育群众96人;开展联打,处理违法人员2人;开展联宣,组织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消防宣传8次,提高了辖区群众的消防意识,全镇全年未发生一起火灾。

以服务为基础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该所坚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平安智慧小区建设,织密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开展“八无村”“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加强防范宣传和法治教育。


该所创新思维,组织辖区社区村组干部、单位、商户等相关人员建立“网上警务室”,进一步畅通警情民意,利用微信线上与线下进社区、小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服务群众中牢固树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意识,切实用好“微户政”办理出生入户、夫妻(子女)投靠、购(租)房立户等事项;开展临时身份证当场制作交付,实现办证一次办结;开展政务平台申请无犯罪记录证明三日内办理,实现群众足不出户“网上办、一次办”。

时刻把群众当亲人,细致入微地处理每一起报警求助。2023年9月,社区民警刘进接到张冬梅报警求助,但由于其过分紧张,无法正常表述求助内容,刘进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敏锐察觉其可能正在遭受电信诈骗,于是告知其不要再向对方转账,并第一时间将该情况向所长杨洋反映。因情况紧急,杨洋立即带队前往张冬梅家中开展见面劝阻。通过了解得知,当日15时许,张冬梅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客服,并告知张冬梅其名下的京东“金条”有20万元的贷款未处理,不处理会影响征信。张冬梅遂打开京东APP查看发现确实有20万元的额度,由于紧张误以为是自己以前误操作贷款了20万元。随后,张冬梅让对方帮忙处理,对方便让其下载了“云办公”会议软件,并指导她将自己所有银行卡中的钱集中起来转入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中。张冬梅转账部分金额后,“客服”催促其继续转账,张冬梅突然意识到可能被骗,遂报警求助。在张冬梅家中,杨洋首先查看其手机银行,得知卡中尚有13万元还未转出时,立即对其进行劝阻。在劝阻中,民警发现张冬梅情绪异常,经询问得知张冬梅身患重疾,因治疗疾病和为儿子筹备结婚已经负债累累,此次被骗对于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杨洋急受害人所急,及时联系社区干部一起稳定其情绪,并主动与其贷款的银行取得联系,协商调整其贷款的还款方案,缓解其经济压力,同时将情况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为其争取到公益性岗位,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解决其遭受的困难,用真诚和真心彻底消除她轻生的念头。该所以该案发生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揭露各类电诈案件的诈骗手法,增强辖区民众对电诈的认识,提升防骗能力,确保做到“人人皆知、户户皆到”。

1月底,该所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际,及时组织开展“向人民报告”座谈会。指导员叶承向群众介绍介绍了派出所的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和取得的成效,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为提升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拓宽了渠道。

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并贯穿落实到基础防范、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其他日常警务活动中。坚持打防并举,创新建立罗江“信访超市”,由政府综治办牵头,在赶场日安排辖区信访办、征拆办、工商所、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各出1名同志在岗服务,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积极推动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有效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质效。通过“信访超市”调动党政资源,“一站式”集中解决群众信访诉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